【傳說故事】周幽王 「烽火戲諸侯」
西漢 司馬遷《史記 · 卷四 · 周本紀 第四》: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 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 」
司馬遷 (西元前145年~西元前86年),字 子長, 夏陽(今 山西 河津)人(一說 陝西 韓城人),是 中國 西漢時期 著名的 史學家和文學家。
司馬遷 所 撰寫的《史記》 被 公認為 是 中國史書的典範,首創的 紀傳體 撰史方法, 為 後來 歷代正史 所 傳承,被後世 尊稱爲 史遷,又因 曾任 太史令,故 自稱 太史公。
《史記》不僅 是 一部 體大思精、前無古人的歷史名著,也是 一部 偉大的文學著作,在 中國史學與文學上的 影響巨大而深遠,研究 文史者 幾乎 無人不讀 《史記》。
司馬遷 所撰的《史記》 記事 上起 軒轅黃帝,下至 漢武帝 太初年間,是 一部 紀傳體的通史 。全書 包括 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 一百三十篇。
注釋:
1. 幽王:周幽王,西周最後一個天子。
2. 烽火:是 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由 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 都遍設 烽火台。
3. 褒姒:褒姒(ㄅㄠ ㄙˋ)周幽王的寵妃。
4. 不好笑: 不愛笑。
5. 欲其笑萬方:想出各種辦法讓她笑。
6. 故不笑:但她還是不笑。
7. 烽燧大鼓:烽火臺和大鼓。
8. 說:通「悅」,高興
9. 犬戎 ,中國古代部落國家,先秦西夷 部落之一, 周朝 時期活躍在周朝西部(今 甘肅 東部、 寧夏 一帶)的一支 部落 。
10. 驪山:山名,又作「麗山」,在 陝西省 臨潼縣西南。
11. 周賂:周王室及民間財物。
意譯:
據《史記》 記載,褒姒不愛笑,周幽王想出各種辦法讓她笑,但她還是不笑。周幽王設置烽火臺和大鼓,有敵人來到就點燃烽火召集援兵。
有一次,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都率兵趕來。諸侯到後卻發現沒有敵人,褒姒看到諸侯驚慌失措的樣子,果然哈哈大笑。
周幽王非常高興,因此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不再信用,漸漸不肯應召而來。 後來申國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點燃烽火召集諸侯援救,諸侯卻沒有前來援救。犬戎在 驪山 (今陝西臨潼東南 )下將周幽王殺死,褒姒也被俘虜,並把周王室及民間財物搶掠走。
解析: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末年的歷史事件。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點燃了 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 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導致諸侯們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西戎攻破鎬京,殺死 周幽王。周幽王的兒子 周平王東遷,開始了 東周時期。
「烽火戲諸侯」只不過是 西周滅亡的催化劑,加劇了它的滅亡。就算沒有「烽火戲諸侯」,西周 早晚也會在其他事件中滅亡,無法挽回,「烽火戲諸侯」只是一個巧合而已。當時 西周政權 已經搖搖欲墜,「烽火戲諸侯」只是一個誘因。如果 不發生這件事,也還是 會有其他誘因的。
參考資料:
【亡國三笑】
「亡國三笑」,即:夏朝 妺喜笑裂繒之聲、商朝 妲己笑炮烙之刑、周朝 褒姒笑烽火戲諸侯。《左傳》有「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之言。有趣的是,歷史上關於這三位女性的亡國故事 都提到了她們的「笑」。
西晉 皇甫謐所撰,《帝王世紀》説「妺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繒裂之聲,以順適其意」。
西漢 學者 劉向《列女傳》載「紂乃為炮烙之法,膏銅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輒墮炭中,妲己乃笑」。
西漢 司馬遷《史記 · 卷四 · 周本紀第四》: 「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 「烽火戲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