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解析】 為政 應從 大處著手 不宜 好行小惠
《孟子》(離婁篇 下) 第2章:
「子產 聽 鄭國之政,以 其乘輿 濟人於溱洧。
孟子曰:『惠 而不知為政。歲十一月 徒杠成,十二月 輿梁成,民 未病涉也。君子 平其政,行 辟人可也。焉得 人人而濟之?故 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 亦不足矣』。」
《孟子》是 記載 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全書 有七篇,每篇 各分上下,共十四卷。篇名 依序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每篇 篇名 取自 首章 開頭的幾個字,沒有 特定的含義。
《孟子》全書,主要 在闡揚 孔子以「仁」為中心 的學說,而 特別強調「義」字,建構了 儒家仁義道德的完整思想體系。自 漢代起,《孟子》一書 已有很大的影響,到北宋時 被列入為 儒家的經典。南宋 理學家 朱熹把 《論語》、《 孟子》、《大學》、《中庸》合編為 《四書集註》,更加 提昇《孟子》的地位。
孟子 生於周烈王 四年,卒於周赧王 二十六年(西元前372年~西元前289年)名 軻,字 子輿,戰國時 鄒(今山東鄒城)人。魯國 貴族 孟孫氏的後裔。
孟子 提倡 王道、重 仁義、輕 功利、創 性善之說,孟子 繼承 並發揚光大 孔子的思想,成為 僅次於 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 與 孔子 合稱 「孔孟」。後世 尊為 「亞聖」。儒家 有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孟子 言論,集於《孟子》一書。
注釋:
1. 子產:子產(西元前582?~西元前522年)春秋時 鄭國的大夫。 複姓 公孫,名 僑,字 子產。春秋時期 鄭國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2. 聽政:處理政事。即 子產任 宰相,處理政事。
3. 鄭國:春秋時 之國名,居 楚 晉 二強國之間。
4. 乘輿: 乘坐的舟車。指 子產 所乘之舟車也。
5. 輿:輿(音ㄩˊ) ,車、轎、馬車等工具。此乃 借代 舟車。
6. 濟人:幫助 別人渡河。如 同舟共濟。
7. 濟:渡過。按 以車渡河,其河 必淺而平。古時沒水路兩用車,以車渡河,不合情理。
8. 溱洧:溱洧(音 ㄓㄣ、ㄨㄟˇ),溱水和洧水。在 今河南 境內。
9. 歲,即「年」。
10. 徒杠:徒杠(音 ㄊㄨˊ ㄍㄤ) ,可供 行人 步行通過的小橋。
11. 輿梁:可通 車輿之橋。
12. 未病涉:人民 就不會有 過河、涉水的痛苦了。
13. 君子:君子,紙 在位的官員。
14. 平其政:謂 治理政事 以便民也。
15. 辟人:讓 行人 回避自己
16. 辟:辟與 「避」同,即 避避;謂 使 行者避道。
17. 焉得:豈得?怎能?
18. 悅:喜歡
19. 日亦不足矣:時間 也就不夠用了
意譯:
從前 子產任 鄭國的 宰相,他 曾 以自己乘坐的舟車,在冬天 載百姓 渡過 溱水和洧水,以免 百姓 涉水受苦受凍。
孟子 批評子產 說:「只知道 施些小惠,卻不 把握大政方針。依照 古例,每年十一月,行人的小橋 就要造成,十二月,通車馬的大橋 也要修好,這樣 人民 才不會 有 徒步涉河的痛苦。
要是 在上位的人 政事 能治理好,外出巡查時 驅使 路人迴避 也是可以的 。況且 渡河的人 是 那麼多, 一輛舟車 又怎麼能 把每個人 都 載過去呢?所以 處理政事的人,要是 想用 施些小惠 去 討好每一個人,那 盡他一生的日子,也 不夠用啊!
解析:
為政 應從 大處著手,不宜 好行小惠。「婦人之仁」,與 大智、大仁、大勇 畢竟 有所差別,倘若 無大智 又 何以 能 明辨是非?,如果 無大仁 又何以 能 體恤百姓呢?假如 無大勇,又何以 能 擇善固執呢?
所以 執政者 為政 要 把握 大格局 、大方針, 方能 大展宏圖 ,福國利民。 若 以 小仁、小惠 來 治理天下,乃 捨本逐末也。
「子產 聽 鄭國之政,以 其乘輿 濟人於溱洧。」孟子 批評子產 說:「只知道 施些小惠,卻不 把握大政方針」。
筆者 認為 子產「以 其乘輿 濟人於溱洧。」是「私器公用」而不是 「公器私用」更 顯現出 其「愛民親民」之風格。與 政客 「濫用公款」、「假公濟私」,迥然不同。
史料記載,子產 絕不是 只知道 施些小惠,卻不能 把握大政方針的政客。他是 春秋時代 鄭國 著名的政治家,被 推許 為「春秋第一人」, 為政二十三年,推行法治,寬猛相濟,安撫百姓,抑制強宗,保持 國內政局 長期穩定。不毀鄉校,以聽取「國人」意見。對外 進行了 一系列外交活動,維護了 鄭國的利益,使鄭國 免遭兵革之禍。子產「知人善用,擇 其能者而使之」,為政 數十年,政績卓著。
孔子 比子產 大約晚生30 年,據 《史記‧ 鄭世家》︰「孔子 嘗 過鄭,與子產 如兄弟云」,實際上,孔子 曾 激賞 子產的政治行為,也推崇 子產的思想。《左傳》(襄公31年)記載 孔子曰︰「人謂 子產 不仁 ,吾 不信也。」 孔子 認為 子產︰ 「有君子之道 四焉︰其 行己 也恭, 其 事上 也敬,其 養民 也惠,其 使民 也義」。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子產去世了,仲尼聽到了,流著淚說:「他的愛心,真是有古人的遺風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