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04-19_193828.jpg

【名文解析】好戰必亡  忘戰必危
劉向 編纂 《說苑》︰

        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無武亦滅。故明王之制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劉向(西元前 77 年~西元前 6 年)西漢 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 更生,字 子政,漢 楚國 彭城(今屬江蘇 徐州)人。漢初 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治《春秋谷梁傳》。曾任 諫大夫、宗正等。成帝時,任 光祿大夫,終 中壘校尉,故世稱劉中壘。

         劉向 著有《說苑》、《列女傳》、《別錄》、《新序》、《洪範五行傳》、《五紀論》等書,並且 編訂了《戰國策》、《楚辭》、《孫卿新書》。

注釋:

1.《說苑》︰是一部富有文學意味的歷史著作,乃西漢經學家、文學家與目錄學家劉向在校理國家藏書與民間秘籍時,分類編撰的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說,並雜以自己的議論,藉以發揮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

2.《司馬法》:又稱《司馬穰苴 兵法》,是最早的官修兵書之一,迄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成書經過也比較複雜。古本《司馬法》相傳是姜子牙所寫。到了春秋時期,齊將司馬穰苴對它作過深刻的研究和闡發,據《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記載,戰國初期齊威王命令大臣追述古代的司馬兵法,同時也把春秋末期齊景公時的將軍司馬穰苴的兵法附入其中。據《漢書》記載,《司馬法》共一百五十五篇,後散佚嚴重,至唐初僅餘三卷五篇,這就是今天所見的《司馬法》。現存的殘本《司馬法》仍有豐富的內容。其中,《仁本篇》主要論述戰爭的性質、目的和對待它的態度,以及一些商周時期的軍法戰規。

3. 除戎器:要去掉武器。

4 夫差: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闔閭出兵伐越,不幸受傷去世。夫差繼位為君,兩年後興兵打敗了越國,但沒有誅殺越國勾踐。勾踐屈膝降吳,忍辱負重,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後終於滅掉了吳國。夫差被迫自殺,成了歷史上備受指摘的亡國之君。

5. 徐偃王 ︰ 嬴 姓,是 中國 歷史上 西周 時期 徐國 的國君。. 他在位的時期,徐國非常強盛,疆域一直擴張到今江蘇、安徽長江以北及山東南部的廣大地區,至偃王,已三十二世,爲周所滅。
意譯:  

      司馬法 說 :「 國家雖然強大,好戰必定滅亡;天下雖然太平,忘掉戰爭準備,必定危險。

《易經》:「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要去掉武器,但是不能忘記防備。」軍事不可以隨意,隨意就沒有威嚴 ; 武器不能廢棄,廢棄就導致敵人來。以前吳王夫差好戰滅亡,徐國的偃王沒有重視軍事也滅亡了。因此英明的大王治理國家,不隨意動兵,不放棄武備。《易經》說 : 「生存的時候不忘記滅亡,因此身體可以得到平安,國家可以得到保全。」
解析: 

          近來共軍在臺海周邊挑釁不斷,國防部發布一支「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的影片,對於解放軍的軍事壓迫,強調國軍從不挑釁、但也絕不示弱,警告 .. 影片,對中共發布措詞強硬的聲明。. 中國與台灣關係向來緊張,中國不時派軍機繞台,影片,指出面對解放軍,國軍從不挑釁 ...,納入多個國軍演訓畫面,包括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天弓二型防空飛彈、標準二型飛彈、刺針防空飛彈……….

參考資料:

《好戰必亡 忘戰必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3sZPQAEuG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Ex98pglU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逸竹(yt) 的頭像
    逸竹(yt)

    逸竹(yt)野叟 的部落格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