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詩詞賞析】 「六不總督」葉名琛    被囚禁的「感慨詩」

【詩詞賞析】 「六不總督」葉名琛    被囚禁的「感慨詩」

  葉明琛:
「鎮海樓頭月色寒,將星翻作客星單。

縱云一范軍中有,怎奈諸君壁上看。

向戌何必求免死,蘇卿無恙勸加餐。

任他日把丹青繪,恨態愁容下筆難。」

     葉名琛(西元 1807 年 西元 1859 年),字 雲珍,號 崑臣,清朝中後期的政治人物,湖北 漢陽人,籍貫 江蘇溧水。官至 兩廣總督。

清 咸豐年間,西元1857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 英法聯軍 進攻廣州,當時的 兩廣總督 的葉名琛,一方面 憂讒畏譏,屈從鷹派,死硬地對付英國人;另一方面 坐困愁城,一籌莫展,只 幻想 呂洞賓 會顯靈 來解圍。

葉名琛 被英軍所俘  押往英國軍艦,開到了印度加爾各答後,被囚禁在 威廉炮臺(Fort William)。後來 他 效仿伯夷、叔齊,「不吃異鄉粟米」絕食而死。

由於 他是 近代中國歷史上 第一個被外國侵略者 俘虜的清朝省級高官。出於政治的考慮,葉名琛 在當時 受到各方面的詆毀。在 他的屍骨運回廣東時,當地人 竟譏諷他:「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負,古之所無,今亦罕有。」

注釋:

1.鎮海樓:又名望海樓,為明朝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所建,高踞於廣州越秀山上,儼然雄鎮海疆,故稱。

2.樓頭:樓上。

3.將星翻作客星單:意指 將星落難,成了階下囚。

4.一范:即北宋的名臣心憂天下的名臣 范仲淹。出鎮陝西時,連西夏都尊稱他為「龍圖老子」;當時有民謠:「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5.壁上觀:語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鉅鹿之戰中,項羽一軍獨戰,其餘盟軍,都龜縮在營盤壁壘中  袖手旁觀。

6.向戌:是春秋時代宋國的左師,又稱合左師,以倡導促成弭兵會盟聞名。曾置生死於度外,親自勸說晉、楚、齊等十三國聚集在宋國首都開會,努力謀求和平。此舉,使列國間十多年無戰事。

7.蘇卿:蘇武。.  西漢大臣武帝時為郎。. 天漢 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引佩刀自刺負傷。後被匈奴人遷到北海邊牧羊,.。留居匈奴十九年,持漢節牧羊,始終不屈。葉名琛以蘇武自況。自擬「海上蘇武」。

8.丹青:是兩種可作顏料的礦物。是繪畫時所用的顏料。丹青常借指繪畫或善於繪畫的人。丹青比植物性顏料保存時間長,不易褪色,因此 常用來比喻堅貞,如丹青不渝。

9.任:任其自然 相信、信賴。

10.他日:未來。

意譯:

鎮海樓上 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大將軍落難,翻轉 成了階下囚。

縱然都說 軍中 有如 范仲淹名將。怎奈盟軍,確都 袖手旁觀。

正如向戌 只求免死。蘇武被俘,北海邊牧羊,是要委 曲求全

相信以後,把我形象描繪。 怨恨姿態 愁苦容貌,恐難以下筆。」

(我相信 以後歷史自有公論,不會 讓我把黑鍋一直背下去……)

解析:
     這是 晚清名臣 葉明琛的詩,詩中 他 自比 范仲淹,直言 敗給英國人 絕非自己
能,而是 作壁上觀的人太多。

向戌、蘇武 ,這些 中國歷史上 頗具民族氣節的名人 都成為 葉明琛仿效的對象,縱觀 全詩 頗有「壯志未酬」之意。

客觀而言,葉名琛 有著 很多的無奈,站在 當時 最理性的角度,莫過於 以外交讓步 謀求和平,爭取時間 變法圖強。但是 即使 葉名琛 有 這般見識,他 能做得了主嗎?葉名琛是 一位功過混沌,難以一言定論的封疆大吏。

當時 有 一幅輓聯:

「公道在人心,雖然十載深思,難禁流涕;

靈魂歸海外,想見一腔孤憤,化作洪濤。」

參考資料:

「六不總督」葉名琛 心中的結。

「不戰」。其實是 無兵可戰。準確的說法 就是 等待,等待 朝廷的援兵,等待 鄰省的支援。

「不和」。這是 必然選擇。求和與投降沒什麼兩樣。 身為 兩廣總督,絕不能有求和的念頭。

「不守」。客觀地說,應該是「沒守住」。兵力太少,戰鬥力太弱,根本 擋不住英法軍的攻勢。

「不死」。曾想 自殺,但沒如願。既然如此,好死不如賴活,或許 有朝一日 能東山再起呢。

「不降」。作為 大清帝國 最高封疆大吏,作為 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的信徒,怎能屈膝投降呢?

「不走」。不是不想走,而是不能走。作為 守土指揮官,我必須留下來,不能給別人當笑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逸竹(yt) 的頭像
    逸竹(yt)

    逸竹(yt)野叟 的部落格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