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歌曲欣賞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1-10-24_193148.jpg

【台灣傳藝】  月琴彈唱         勸世歌

呂柳仙《勸世歌》節錄:

  「這款的歌 真稀罕,全講 勸人在世間,人 有真賢真頇顢,俗語所講 為人難。

世界情理 就淺淺,幾年中間 就變遷,若 會改惡來從善,一日 無事小神仙。

講到 當今的世界,鳥為食亡 人為財,想真 做人著海海,死從何去 生何來。

      咱來出世 無半項,轉去 雙手又空空,來住世間 若眠夢,死了 江山換別人。

有人 出世有家伙,兄弟無量 起冤家,想真 做人若人客,死了 江山別人的。

做人 毋通想卑微,人 住世間無幾年,喊聲要死 目一瞇,萬事 未佮人相爭。」

注釋:

1. 這款:閩南話,意思是 「這樣」。

2. 真賢:閩南話(音ㄐㄧㄣ ㄍㄨㄠˇ〉,意思是  「真能幹」。

3. 頇顢:閩南話(音ㄏㄢˇㄇㄢˋ〉,意思是 「很笨拙。

4. 海海:閩南話,意思是「灑脫」。

5. 轉去:閩南話,意思是「離開人間」。

6. 家伙:閩南話,意思是「祖產」。

7. 無量:閩南話,意思是「沒有肚量」。

8. 起冤家:閩南話,意思是「爭吵不休」。

9. 毋通:閩南話,意思是「不要、不可」。

10. 瞇:閩南話,意思是「瞬間」。

11. 佮:閩南話,意思是「和」。

         呂柳仙(西元1913年~西元1966年〉,(另一版本 生卒年不詳〉,又作 呂柳先,原名 呂石柳,是位 江湖賣藥 盲藝人,台灣歌仔 唸歌說唱藝術工作者,因此 有人 稱他 為「青瞑柳」。台北縣人,在唸歌仔技藝上的師承,得自於 日據時期出名的車鼓戲、歌仔戲兼歌仔 說唱的藝師 汪思明,汪思明 雖 沒有 受過完整的教育,但 他 曾 讀四年的「漢文」,編過 歌仔冊《台灣博覽會 新歌》與《哪吒鬧東海歌》,培育 呂石柳 練就 一身自彈自唱的唸歌技藝,他的演奏樂器  以傳統的月琴伴奏為主。

        1960年代 錄製出版 許多 唸歌仔 唱片,張炫文《歌仔調之美》:  「呂柳仙是 台灣 唸歌 說唱藝人中,唱片錄音 最多的一位」,以 月球唱片公司發行的錄音帶最多,代表作品 有 來自傳統戲曲或小說故事,如《李哪吒 鬧東海》、《雪梅 訓商輅》、《文禧 戲雪梅》、《金姑看羊》、《呂蒙正》、《孝子大舜》等,也有 來自台灣民間近代故事,如《青竹絲奇案》、《周成 過台灣》、《詹典嫂 告御狀》等,以及《勸世歌》,如《十殿閻羅》、《勸化人生》等。除了 《勸世歌》之外,多為 中長篇 說唱唸歌。

解析:

        月琴,撥奏弦鳴樂器。廣泛用於 中國戲曲、曲藝音樂伴奏的撥絃樂器。因 形狀圓如滿月,故名為 月琴」;也 因為 以前很多乞丐 以月琴彈唱 來行乞,故 俗稱 「乞丐琴」,為 極富 台灣特色的樂器。 

        月琴 由 古代樂器「阮咸琵琶」演變而來。音箱為 扁平的正圓形或八角形,兩面 蒙以桐木板 ...月琴為 北管樂、歌仔戲、 太平歌、車鼓弄等 的通用樂器,車鼓弄的表演 並以月琴為主奏樂器。也 用於民歌或說唱等 彈唱場合, 如 呂柳仙 以月琴彈唱《勸世歌》, 陳達 以月琴彈唱《恆春民謠》, 楊秀卿 以月琴《說唱故事》。

     「月琴彈唱」是 台灣 傳統彈唱藝術之一,利用 月琴彈唱,在 台灣 民間流傳數十年,過去 唸歌表演是 台灣 基層民眾主要的休閒活動之一,呂柳仙「月琴彈唱」內容 貼近生活 甚至有勸世意義,其中 有豐富的智慧內涵。可說 它是 一套人生大書。

【呂柳仙《勸世歌》影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lQQSRPvPiQ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21-07-29_195430.jpg

【台灣傳藝】   歌仔戲      乞食調

    《歌仔戲》 20世紀初葉 發祥於 台灣宜蘭,是 目前台灣 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 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

    《歌仔戲》是 以摻雜 古典漢詩、漢文的文言文及白話台語為主的戲劇。早期演出內容 多半 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故事,是 早期農業社會 重要娛樂活動之一,也是 台灣 常民文化的代表。歷經 時代更迭 曾 幾度遭到打壓、排擠。步入當代的歌仔戲 演出型式內容 日漸豐富、多元、精緻,當代 更 出現許多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戲團與重要文藝傳承人。

   《乞食調》是「歌仔調」之一。 「歌仔」即「歌謠小曲」之意。廣義的「歌仔調」指 台灣 說唱音樂「唸歌」以及戲曲音樂「歌仔戲」的演唱曲調,廣泛地 流傳在閩南地區,也是 台灣本土民族音樂 主要的曲調總稱。 包括,〈乞食調〉、〈七字仔調〉、〈哭調〉、〈都馬調〉、〈五更鼓〉、〈走路調〉、〈江湖調〉等曲調。

《乞食調》歌詞

   有量啊 頭家啊 來疼痛兮 (兮:音e_  語助詞)

疼痛著阮啊 歹命的人嘿

好心啊 阿嬸啊 來助贊兮

助讚著阮啊 昧討趁的人嘿 (昧討趁:未能賺錢營生)

 

    街頭巷尾啊 伊都 四界踅 (踅:音she  到處逛¯)

踦踮 門邊啊來講好話 (踦:音kia  站在¯)

求著一碗冷泔糜嘿 (泔糜:音am-mue  稀飯¯)

乎人看輕啊 嘛無問題 啊無阿問題

解析:

       台灣 農業社會時期 乞丐很多,每逢廟會時 便可 見到乞丐群集,沿街行乞的場面。

       那個時期,「乞食」也是一種行業,俗云:「盜亦有道,行有行規」,早期的乞食 並非 不勞而獲,他們 大多 以彈琴歌唱的方式,在 街頭或挨家挨戶 乞討衣食,或在 廟口 人多的地方,懇乞 他人慷慨解囊。

     《乞食調》顧名思義是 乞丐沿街念唱,向人行乞時 所唱的曲調, 歌仔戲裏 每每演到 有乞丐出場時,均 安排演員 唱 「乞食調」, 唱得動聽  觀眾 還會 丟錢到戲台 濟助乞丐 (演 乞丐的演員¯)。可說是 對演員演技的肯定與鼓勵。

參考資料:

薪傳歌仔戲劇團-  雙槐樹乞食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JpNNldw04&t=62s

大稻埕戲苑 ~ 蘭陽戲劇團 乞食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WuC59lM1ks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3-06_093308.jpg

【歌曲解析】 酒矸 倘賣無

電影:《搭錯車》主題曲《酒矸 倘賣無》

【台灣資源回收車 配樂】  《收酒矸》       

解析

       《酒矸 倘賣無》是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搭錯車》故事 ,講述 一個 因 戰禍 成為啞巴的 榮民叔叔 ,在路上 撿到一個 女棄嬰。他 用辛苦 收購 廢棄的空酒瓶等物品,再賣到 「資源回收站」, 賺點小錢, 買 廉價奶粉 養大 那個女嬰,從此 那個女孩 拖著 榮民叔叔的手, 在大街小巷, 喊叫 「酒矸 倘賣無」,收購 廢棄的空酒瓶等。

         後來 女孩 長大後, 做了 歌手,賺得 很多錢,她 擔心 自己的身世曝光,影響名氣,竟 對啞巴榮民叔叔 疏離,不聞不問,忘了 啞巴榮民叔叔的養育恩情。她的 作詞人 寫了 一首《酒矸 倘賣無》的歌曲 給她演唱。女孩 在臺上 演唱 這首歌時,往事歷歷  如在眼前,終於醒悟,做人 不能太絕情。趕忙 跑去醫院 探視 病危 啞巴叔叔的最後一面。

         電影《搭錯車》及主題曲,由於 情節 非常感人。在 西元1983年 獲 第20屆金馬獎 入圍 最佳 男主角、最佳 女配角等  十一項大獎 提名,最後 獲得 最佳 男主角(孫越)、最佳 原作音樂、最佳 插曲、最佳 錄音等 4項大獎。

【垃圾車 配樂】《收酒矸》

       「酒矸 倘賣無」是 一句閩南語,意思 是「有 酒瓶 要賣嗎」?往昔 台灣 收購 廢棄的空酒瓶等 物品,再賣到「資源回收站」 賺點小錢的升斗小民,都是 一邊 走街串巷,一邊 高喊「酒矸 倘賣無」。在當年《搭錯車》這部電影 頗獲好評。電影 主題曲《酒矸 倘賣無》,由 侯德健 作詞,羅大佑 作曲,蘇芮 演唱,曾 紅遍 兩岸三地。

          然而 鮮為人知的 是 這部電影的主題曲 是 取材於 一首 禁歌《收酒矸》。《收酒矸》歌曲 是 張邱東松(豐原人,他 因兼挑兩家的姓氏,所以,又姓張又姓邱的複姓),創作於 西元1948年春,因 歌詞中 有:「 阮是 十三歲囝仔,自小 父母就真窮,為著 生活不敢懶,每日出去 收酒矸。有酒矸,倘賣否?歹銅仔、舊錫、簿仔紙 倘賣否?」 在戒嚴時期  以 述説 升斗小民 生活的悲苦,影響民心士氣 為由,而 被 列為禁歌。

          解嚴 後,蘇芮 翻唱的新版本,電影《搭錯車》主題曲《酒矸 倘賣無》,依舊 訴說著 底層人的悲苦。可是 時至今日,回收酒矸 再 也不是 貧窮的象徵。

        《收酒矸》自從 成為【台灣資源回收車 配樂】後, 成為 大家 耳熟能詳的歌曲。只要 聽到「有酒矸,倘賣否?歹銅仔、舊錫、簿仔紙 倘賣否?」的歌曲,就知道 資源回收車 來了,已 成為 台灣的特色之一。

參考資料:

【台灣 資源回收車 配樂】  《收酒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YMOVJb28q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LXx88VxRc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1-03-08_192619.jpg

【名曲賞析】  《少女的祈禱》 《給愛莉絲》

【垃圾車 配樂】:

 波蘭  芭達捷 芙斯卡《少女的祈禱》

 德國  貝多芬《給 愛莉絲》  

        芭達捷 芙斯卡 (Tekla Badarzewska) ,(西元1838年~西元1861年) 是 生於華沙的波蘭人。她 二十三歲 早逝。她的經歷 已 不可考。在 這短暫的生涯中,據說 她 作了 三十四首 鋼琴曲,可惜 只 留下《少女的祈禱》一首 而已。此曲是 她十八歲時,以法語 在 華沙發表的。後來,這份 樂譜 被帶到巴黎, 西元1859年在 巴黎 一家音樂評論的副刊上 發表後,即 成為 有史以來 最暢銷的鋼琴曲之一。很快 就 傳遍全世界,現在 全世界 發行 這首曲子的出版社,已 超過 八十家。

        此曲 結構單純,淺顯淳樸,親切感人,雖 略帶傷感,但 又異常柔美,逼真地 表現了 一個純潔少女的美好心願。中文名稱《少女的祈禱》 外文名稱《Modlitwa dziewicy》。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西元1770年~西元1827年) ,生於德國 萊茵河畔 波昂市。貝多芬與海頓、 莫札特 並稱 為 維也納 古典樂派 三大 作曲家。貝多芬 上承 古典樂派傳統,下啟 浪漫樂派之風格與精神,因而 在音樂史上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 西元1814年 開始 他的聽力 急劇下降,於是 放棄了鋼琴演奏和指揮,但 卻 堅持創作。

       貝多芬 一生 共創作了9首 編號交響曲、36首 鋼琴奏鳴曲(其中32首 帶有編號,1首未完成)、10部 小提琴奏鳴曲、16首 弦樂四重奏、1部 歌劇及 2 部 彌撒曲等。這些作品 對音樂發展 有著深遠影響,貝多芬 因此 在華語世界中 被尊稱為「樂聖」。 

     《給愛麗絲》(德語:Für  Elise,又譯 獻給 愛麗絲、致 愛麗絲),是 貝多芬作曲的一首鋼琴曲。創作於 西元1810年4月27日。此曲 為A小調迴旋曲,此曲 在貝多芬生前 未公開發表。

        關於曲名中的「愛麗絲」是誰?迄今 仍然沒有定論。一般 認為,真正的曲名其實是「致 特蕾塞(Therese)」,由於 筆跡潦草而被誤解讀 為「愛麗絲(Elise)」。特蕾塞 瑪爾法蒂(Therese Malfatti)是 貝多芬 生前 愛上的一位女性,本曲的原稿 在她的書中 被發現。

賞析

        台灣 垃圾車配樂, 是〈少女的祈禱〉或是〈給愛麗絲〉。為什麼 世界名曲《少女的祈禱》會 成為 台灣 垃圾車的音樂!據說是 當年 衛生署長 許子秋(生於 西元1920~西元1988逝世)的點子。這點子 是 因為 那時候 衛生署 某主管的女兒 正在 練習 這首 鋼琴曲,所以 就 將「少女的祈禱」作為 垃圾車的配樂。早期 台灣的垃圾車 多播放 這首 曲子,雖然 目前 不少的垃圾車 改為 播放「給愛麗絲」,但是 大多數人 主觀上 仍 認為 垃圾車 所播放的音樂 是《少女的祈禱》。

         垃圾車 播放音樂 以 提醒家戶 拿垃圾 出來傾倒,已 成為 台灣特色。,大多數 台灣人 對《少女的祈禱》和《給愛麗絲》 這 兩首曲子 耳熟能詳。只是 有些人 並不知 這 兩首曲子 是 世界名曲。

參考資料:

《少女的祈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SXn17vTba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1L-HQ7YK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Ijdv6PD6U

《給愛麗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vfNMUPIWD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ElRM5LhY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7bJK9kEo4c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3-01_164142.jpg

【歌曲賞析】  不了情

電影《不了情》主題曲:

詞:陶秦

作曲:王福齡 (莫然)

陶秦(西元1915年~西元1969年),名 秦復基,浙江 慈谿人,大學尚未畢業,就以 陶秦為筆名,翻譯 外國名著,在文壇 頗有聲名,未正式進入影壇 就 當上編劇,當時 年僅25歲。

《不了情》是由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出品的一部愛情片。由 陶秦執導,林黛、關山、高寶樹、蔣光超、洛奇、何藩等 領銜主演。林黛 憑藉該片在 西元1962年,獲 第九屆亞洲影展 最佳女主角獎。自 林黛去世後,該片多次重映,仍獲影迷的支持,回味 林黛的大明星風采。

王福齡(西元1925年~西元1989 年),筆名 莫然,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 光華大學,後來 往上海音樂專科學校 繼續進修音樂。西元1952年,他移居香港。早期 主要創作流行曲。不久 即加入邵氏電影公司,並為很多電影處理電影歌曲及配樂.

王福齡製作 相當嚴謹,曾 創作不少經典旋律。他以《不了情》 獲得 第九屆亞太影展 最佳主題曲特別獎。歌曲 風行於東南亞各地,更 被翻譯成多國語文。後來,他憑著《藍與黑》、《山歌戀》獲得 第十一屆亞太影展 最佳音樂獎。

其他 著名作品 有《今宵多珍重》、《南屏晚鐘》、《鑽石》、《我的一顆心》、《癡癡地等》、《甜言蜜語》等。

《不了情》歌詞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你的錯

 忘不了你的好

 忘不了雨中的散步

 也忘不了那風裡的擁抱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你的淚

 忘不了你的笑

 忘不了葉落的惆悵

 也忘不了那花開的煩惱

 

 寂寞的長巷

 而今斜月輕照

 冷落的鞦韆

 而今迎風輕搖

 它重複你的叮嚀

 一聲聲 忘了忘了

 它低訴我的衷曲

 一聲聲 難了難了

賞析

《不了情》是西元1962年,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愛情片影片。講述了 夜總會歌女邂逅情郎的故事。由 陶秦執導,林黛、關山、高寶樹、蔣光超、洛奇、何藩等 領銜主演。林黛 憑藉該片在亞洲影展中第四度奪得影后名銜。自林黛去世後,該片多次重映,仍獲影迷的支持,回味林黛的大明星風采。

林黛的 欲言又止,哀怨纏綿,關山的 黯然神傷,情真意切;陶秦導來遊刃有餘,富於電影感。

《不了情》一曲 由顧媚代唱,片中 被幾度演繹,“它重複你的叮嚀,一聲聲,忘了,忘了……”極盡哀豔纏綿,影片 為王福齡 帶來亞洲影展 最佳主題曲特別獎。悲劇歌女為情郎犧牲的橋段 曆久不衰,重看 仍催人淚下;特別是 結合了林黛的悲劇人生,令人 慨歎生命中的轉折與無常。

《不了情》最早的原唱人 是 老牌歌手 顧媚, 但 讓《不了情》歌曲 深植人心,是 蔡琴、鄧麗君等的演唱,由此 可見,歌曲 受歡迎與否?有時候 關鍵 就在 演唱人,能不能 唱出 歌曲 所設定的意境,感動 樂迷們的心!

參考資料:

《不了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qK3M0wE_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EmVbR-0fe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0BII0ogxg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1-29_194732.jpg

【歌曲賞析】  玫瑰 玫瑰 我愛你

《玫瑰 玫瑰 我愛你 》:

作詞:吳村

作曲:陳歌辛

吳村(西元1904年~西元1972年),原名 吳世傑,筆名 石潯,福建 廈門人,20世紀三四十年代 上海著名電影人。憑著多年的音樂素養,吳村 此前已作詞無數。他的詞 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在1937~1941年間,吳村 將自己的創作重點放在電影歌曲上,前後 拍攝的《歌聲淚痕》、《天涯歌女》、《黑天堂》、《蘇三豔史》等歌舞片,吳村 除了 任編導外,還創作了 大量膾炙人口的詞曲,其中《天涯歌女》中的插曲《玫瑰 玫瑰 我愛你》,1951年,由 美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 將它 譯成英文,英文歌名是 《Rose, Rose, I Love You》,是 截至 目前為止 唯一 走向世界 並風靡全球的一首中國 原創歌曲,並 傳唱至今。

陳歌辛(西元1914年~西元1961年),原名 陳昌壽,出生於 江蘇省 南匯縣(今屬 上海市 浦東新區),中國流行音樂人,與黎錦光 同被認為是 中國流行樂壇成熟期 最傑出的代表,分別有「歌仙」與「歌王」之譽。

陳歌辛的作曲 代表作 有《風雨中的搖籃曲》、《永遠的微笑》、《玫瑰 玫瑰 我愛你》、《西湖春》、《鳳凰於飛》、《夜上海》、《蘇州河邊》等歌曲,由 李香蘭、龔秋霞、姚莉、白光等 歌手演唱,在上海風靡一時。

《玫瑰 玫瑰 我愛你 》歌詞

原唱:姚莉

玫瑰 玫瑰 最嬌美

玫瑰 玫瑰 最豔麗

長夏開在枝頭上

玫瑰 玫瑰 我愛你

玫瑰 玫瑰 情意重

玫瑰 玫瑰 情意濃

長夏 開在荊棘裏

玫瑰 玫瑰 我愛你

 

心的誓約 心的情意

聖潔的光輝 照大地

心的誓約 心的情意

聖潔的光輝 照大地

玫瑰 玫瑰 枝兒細

玫瑰 玫瑰 刺兒銳

今朝風雨來摧殘

傷了嫩枝和嬌蕊

玫瑰 玫瑰 心兒堅

玫瑰 玫瑰 刺兒尖

來日 風雨來摧毀

毀不了 並蒂連理

玫瑰 玫瑰 我愛你

玫瑰 玫瑰 我愛你

說明:

《玫瑰玫瑰我愛你 》,知名的國語歌曲,原名《玫瑰啊 玫瑰》,吳村 作詞,陳歌辛(懷鈺)作曲,是 電影《天涯歌女》的插曲之一,其原唱者 為上海灘歌星 姚莉。後 由潘迪華、甄妮、鳳飛飛、梅艷芳、王若琳等 多名歌手,以及在電視劇《東方之珠》、《一屋老友記》等 翻唱。

《玫瑰 玫瑰 我愛你 》,旋律 輕鬆明快,奔放昂揚,將城市情懷和民族音調巧妙地彙成一體;歌詞 形象鮮明,詩意盎然,表現了 「風雨摧不毀並蒂連理」的情懷。

1951年,美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 將《玫瑰.玫瑰我愛你》, 譯成 英文,英文歌名是《Rose, Rose, I Love You》,由美國歌手 法蘭.蘭尼(Frankie Laine)改編成 爵士樂,翻唱成《Rose Rose  I  Love You》之後,注入了 美國鄉村音樂風格,呈現的另一番韻味。讓這首作品 迅速走紅美國,一度 高居全美音樂流行排行榜 的前三名。

參考資料:

《玫瑰.玫瑰我愛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tVyvnUvY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EGTSed1l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KlJ44ISD80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2-31_102719.jpg

【歌曲賞析】  恭喜   恭喜

《恭喜  恭喜 》:

作詞:陳歌辛
作曲:陳歌辛

陳歌辛(西元1914年~西元1961年),原名 陳昌壽,出生於 江蘇省 南匯縣(今屬上海市 浦東新區),與黎錦光 同被認為是 中國流行樂壇 成熟期 最傑出的代表,分別有「歌仙」與「歌王」之譽。

陳歌辛的作曲 代表作 有《風雨中的搖籃曲》、《永遠的微笑》、《玫瑰玫瑰 我愛你》、《西湖春》、《鳳凰於飛》、《夜上海》、《蘇州河邊》等歌曲,由 李香蘭、龔秋霞、姚莉、白光等 歌手 演唱,在 上海風靡一時。

《恭喜 恭喜》歌詞

每條大街小巷 每個人的嘴裏
見面 第一句話 就是 恭喜恭喜
恭喜 恭喜 恭喜你呀 恭喜 恭喜 恭喜你

冬天一到盡頭 真是好的消息
溫暖的春風 吹醒了大地
恭喜 恭喜 恭喜你呀 恭喜 恭喜 恭喜你
恭喜 恭喜 恭喜你呀 恭喜 恭喜 恭喜你

靄靄冰雪 溶解 眼看梅花 吐蕊
慢慢 花也活絡 聽到 一聲雞啼
恭喜 恭喜 恭喜你呀 恭喜 恭喜 恭喜你

經過 多少困難 經歷 多少磨練
多少 心兒盼望 春天的消息
恭喜 恭喜 恭喜你呀 恭喜 恭喜 恭喜你
恭喜 恭喜 恭喜你呀 恭喜 恭喜 恭喜你

說明:

這首歌《恭喜 恭喜》,每到 過年,這首 節奏歡快,歌詞 喜氣洋洋的《恭喜 恭喜》就會 在大街小巷 唱響,世界 各地的華人 都很 熟悉這首歌,但 這首歌 原本 並不  「賀年歌曲」。

這首《恭喜 恭喜》有 五段歌詞,第一、五段 描寫人們互道喜訊,第二至四段 寫寒冬結束後 春來大地,並 提到 歷盡苦難而生的盼望之情。

這首歌全曲 歌詞 描寫 中國人民 在抗戰勝利後的舉國歡騰景象,記敘 民眾經過長年戰火後 苦盡甘來。例如,「經過多少苦難,歷盡多少磨練」一句,本意是 憶述 八年抗戰的奮鬥,後來 解讀為 告慰 人們過去一年來的辛勤工作;「多少心在盼望、盼望 春的消息」一句,本意是 寫 戰時 人民對勝利的盼望,後來 解讀為 人們的新年祝福。

由於 符合 抗戰勝利的時代背景,《恭喜 恭喜》發表後 隨即流行。此曲 發表時 碰巧 正值 農曆新年(一說 為 新年前夕,一說 為 新年期間),加上歌詞與農曆新年的氣氛 也 頗為應景 ,因此 被大眾當成了 「賀年歌曲」,在 往後的春節 經常被傳唱。此曲 本來 沒有鑼鼓伴奏,後來 編曲時 加入,以配合 新年氣氛。

參考資料:

《恭喜恭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VCAeYVYmy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D4Ua1_4Zs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0-24_095758.jpg

【歌曲賞析】  《台灣光復   紀念歌》

《台灣光復 紀念歌》:

作曲  陳泗治    作詞  陳波
歌詞: 

張燈結彩 喜洋洋,勝利歌兒 大家唱,

唱遍 城市和村莊,台灣光復 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

國家恩惠 情分深長,不能忘。

 

有錢難買 真情意,有錢難買 真爹娘,

今朝 重見天和地,八年血戰 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

加緊建設 衛國增光,不能忘。

 

張燈結彩 喜洋洋,光復歌兒 大家唱,

唱遍 城市和村莊,民族精神 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

中華民國 天長地久,不能忘。


                     陳泗治 (西元1911年~西元1992年),出生於 台北士林街 社子 三角埔,父親 陳應麟為 前清秀才。西元1924年,陳泗治 受有「台灣教會音樂之母」之稱 的 加拿大籍 宣教師 吳威廉牧師娘( Margaret Gauld )啟蒙,開始 接觸西方古典音樂。

       西元1928年,陳泗治 畢業於 淡水中學校。西元1929年,陳泗治 於大稻埕 長老教會 由 張金坡牧師 爲他洗禮。西元1930年,陳泗治 入台北神學校(四年制,今 台灣神學院前身),並跟隨 德明利姑娘 ( Isabel Taylor ) 學習鋼琴。西元1934年畢業後 赴 日本 就讀 東京神學大學,並從 上野大學 木岡英三郎 學習作曲,跟隨 中田羽後 學習發聲、指揮,並結識 民族音樂同好 江文也。

       西元1937年,陳泗治 開始 擔任 台北 士林 長老教會 傳道師(至1947年)。西元1946年 任「台灣 文化協會」音樂委員會 委員,西元 1947年2月 發生 二二八事件,受 肅殺氛圍  影響 , 陳泗治 擔心 成為 被撲殺對象 ,於 同年 8月 舉家 遷往 淡水。

       西元1952年,陳泗治 出任 純德女子學校 校長。西元 1955年,陳泗治 擔任 由純德女子學校和淡水中學校 合併成立的 淡江中學 校長,任職 長達 二十五年。西元1981年退休,赴 美國定居,西元1992年 與世長辭。 

       陳泗治 作品 ,有 清唱劇〈上帝的羔羊〉、鋼琴曲〈降D大調練習曲〉〈龍舞〉,編輯《聖詩》五百餘首,合唱曲〈讚美主 極大恩賜〉、鋼琴三重奏〈上帝的羔羊〉、鋼琴曲〈十首前奏曲~鍵盤上的遊戲〉等。 其《台灣光復紀念歌》為 廣為傳唱的代表作。

       陳泗治 集 音樂家、教育家 於一身,無論 興學或創作,都 充滿 宗教情懷,洋溢 愛神愛人、愛鄉土的濃郁之情,所以 能 感人至深。

       至於 《台灣光復紀念歌》 作詞者 陳波先生 究竟是誰,仍舊 是個謎?是否 可能 就是 作曲家 陳泗治本人? 有人認為是蔡培火的筆名? 則待查證………
 

說明:

        中日 甲午戰爭 清廷 戰敗後,台灣 被清政府 割讓給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戰敗 投降後,於西元1945年10月25日 在太平洋戰區台灣 的 台北市 中山堂, 舉行 日本的受降典禮,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 代表盟軍 接收台灣。

        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台灣民眾 欣喜若狂,整個社會 掀起一股歡迎祖國及學習國語的熱潮。社會士紳組織「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並組成「光復致敬團」前往 南京 向中央政府致意。

        翌年8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頒布命令,明訂10月25日 為「台灣光復節」以為紀念。
 

賞析:

                            西元1946年,陳泗治 擔任「台灣文化協會」音樂委員會 委員。同年,陳氏受教育部 所託 完成 合唱曲《台灣光復紀念歌》。曲調中 充滿了 飲水思源之情。

     《台灣光復紀念歌》,是往昔 在 中小學的音樂課 經常 傳唱的歌曲。

        陳泗治作品 洋溢著 強烈民族氣息、濃厚的鄉土色彩。其 深獲 呂泉生、高慈美、蕭泰然、馬水龍等 名家 推崇 。呂泉生 稱其 為「偉大的完人」 , 高慈美 稱其 「每一首樂曲 都深富感情」。 


歌曲《台灣光復 紀念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vcEEoGXN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f4gg5PCIz0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0-09-20_140051.jpg

【歌曲賞析】  意難忘

《意難忘》:

作詞:慎芝
作曲:佐佐木俊一

慎芝(西元1928年~西元1988 年),本名 邱雪梅,祖籍 廣東梅縣,出生於台灣 台中縣東勢鎮(今 台中市 東勢區)。西元1937年,邱雪梅 隨父母遷居上海,在上海 就讀小學。西元1945年7月,邱雪梅 畢業於上海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上海第一女高)。西元1945年,邱雪梅 返回台灣定居。西元1949年底,邱雪梅 考試進入 民聲廣播公司(今「台灣廣播公司 台北廣播電台」)工作,筆名「慎芝」。

西元1962年10月10日,台灣電視公司開播;關華石製作、慎芝主持的《群星會》於 同年11月8日開播。《群星會》源自 正聲廣播公司 現場歌唱節目《歌壇春秋》,捧紅了 不少歌手 如謝雷、張琪、青山、姚蘇蓉、鄧麗君等。此節目 播到西元1977年3月29日為止。

佐佐木俊一(ささき しゅんいち)(西元1907年~西元1957年),畢業於 浪江小學。17歲時,因對音樂的熱情與喜愛,而離家出走 到東京去,進入 東洋音樂學校(現今:東京 音樂大學)就讀。

佐佐木俊一與作詞家 佐伯孝夫 搭檔組合,在戰前 寫出許多很受歡迎的歌曲,如 西元1933年藤山一郎所唱的「僕の青春」、西元1935 児玉好雄 所唱的「無情の夢」、西元1940 灰田勝彥 所唱的「燦めく星座」、西元1942 灰田勝彥所唱的「新雪」、西元1942 小唄勝太郎 所唱的「明日はお立ちか」等歌曲。

《意難忘》歌詞

藍色的街燈 明滅在街頭
獨自對窗 凝望月色 星星在閃耀
我在流淚 我在流淚 沒人知道我
啊~啊~ 誰在唱呀 遠處輕輕傳來
想念你的 想念你的 我愛唱的那一首歌

白色的毛衣 遺留我身邊
抱入懷裡 傳來暗香 此心已破碎

 

我在流淚 我在流淚 沒人知道我
啊~啊~ 誰在唱呀 遠處輕輕傳來
想念你的 想念你的 我愛唱的那一首歌

 

你我的回憶 該是兩相同
咫尺天涯 為何不見 此身已憔悴
我在流淚 我在流淚 沒人知道我
啊~啊~ 誰在唱呀 遠處輕輕傳來
想念你的 想念你的 我愛唱那一首歌

析:

《意難忘》是由 慎芝作詞、(原唱者是 美黛,西元1963年發表,收錄於 美黛 首張專輯),紅透 半邊天,為 叫好又叫座的佳作。

美黛本名 熊美黛,西元1939年 出生於台灣 新竹州桃園郡龜山庄(今 桃園市龜山區),西元1956年 到民本電台當助理,西元1957年 參加康樂隊的勞軍活動,展開了 歌唱生涯 。《意難忘》演唱, 深受 台灣歌迷喜愛,傳唱全台。西元1991年獲頒 金曲獎「特別貢獻獎」殊榮。

《意難忘》源自 李香蘭 所原唱的日本曲《東京夜曲》。佐伯孝夫作詞、佐佐木俊一作曲、原唱 為 山口淑子 (李香蘭))。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優美,歌詞意境相當憂傷。

參考資料:

《意難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pSTHKuOr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BcQeUsKy8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6-03-19_070848.jpg

【歌曲賞析】  梅花

《梅花》:

作詞:劉家昌/作曲:劉家昌

劉家昌(西元1943年~西元 年), 早期,劉家昌 在 台灣的夜總會 演唱 西洋歌曲,但發展 並不順利。直到 西元1968年,以一首 瓊瑤電影《月滿西樓》的 同名主題曲 嶄露頭角。西元 1970年,為 尤雅 寫的歌曲〈往事只能回味〉推出 後 非常成功,歌手 尤雅 也 因此 迅速在 歌壇走紅。

劉家昌 曾經 為 很多歌手 打造 暢銷歌曲,除了 尤雅的〈往事只能回味〉,還有 甄妮的〈誓言〉、鳳飛飛的〈有真情有活力〉、歐陽菲菲的〈嚮往〉、劉文正的〈諾言〉、翁倩玉的〈海鷗〉、江蕾的〈煙雨斜陽〉、費玉清的〈晚安曲〉、〈中華民國頌〉、陽帆的〈揚帆〉、楊林的〈不一樣〉、沈雁的〈一串心〉等。

根據 劉家昌自述,他 所創作的歌曲 估計 有二、三千首。西元2001年,劉家昌 獲頒 第12屆 金曲獎 特別貢獻獎;該屆 的 特別貢獻獎 共有 兩位得主,另一位是 音樂家 許常惠。

歌詞

梅花梅花滿天下

愈冷它愈開花

梅花堅韌象徵我們

巍巍的大中華

 

看那遍地開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國花

 

梅花梅花滿天下

愈冷它愈開花

梅花堅韌象徵我們

巍巍的大中華

 

看那遍地開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梅花堅韌象徵我們 巍巍的大中華

說明:

在臺灣,人們 把梅花 作為中華民國的象徵。《梅花》,此首歌曲 借梅花堅韌不屈的品格 讚頌了中國人頑強的毅力和民族精神。

梅花,通常在冬春季節開放,與蘭、竹、菊一起列為四君子,也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中華文化有謂「春蘭,夏荷,秋菊,冬梅」,梅花憑著耐寒的特性,成為代表冬季的花。

中華民國行政院於1964年7月21日舉行的院會上,決議 將梅花 訂為 國花。主要理由為:

    三蕾五瓣,代表 三民主義及五權憲法。

    梅花象徵土地,堅貞、剛毅、聖潔,代表中華民族之精神。

    梅開五瓣,象徵五族共和,具有敦五倫、重五常、敷五教的意義。

    梅花「枝橫」、「影斜」、「曳疏」、「傲雪」同時 亦代表易經「元」、「亨」、「利」、「貞」四種高尚德行。

參考資料:

《《梅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iczGhN7g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Wj5u8N7pE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0-08-02_171533.jpg

【歌曲解析】 《鐵達尼號》 主題曲

電影:《鐵達尼號》 主題曲

       

解析

電影 ﹥《鐵達尼號》 

      《鐵達尼號》(英語:Titanic,中國大陸 譯《泰坦尼克號》是 一部於西元1997年上映的美國史詩浪漫災難電影,由 詹姆斯  卡麥隆 創作、導演、監製,電影部分情節 是 根據 西元1912年4月的鐵達尼號 沉沒事故 改編,描寫 男主角 李奧納多 · 卡皮歐與女主角凱特 · 溫斯蕾 所飾演的虛構角色,以 不同社會階層成員的身分 在 首航期間 墜入愛河的故事。

        導演 卡麥隆 對這部電影的靈感 源於 他 對這起世紀災難的迷戀;他 認為 一個貫穿愛情和人類失落的故事,對於 傳達災難的悲劇訊息 至關重要。這部電影 由 派拉蒙 電影公司和二十世紀福斯公司 投資,製作 預算為 2億美元,是 當時製作費 最昂貴的電影。 

      《鐵達尼號》獲得 第70屆 奧斯卡金像獎中14項提名,最終 獲得11座獎項~~ 包括 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追平 西元1959年《賓漢》的最多獎項紀錄。

 

《鐵達尼號 》主題曲 

My Heart Will Go On (我心永恆)

作曲 詹姆斯 · 霍納 (英語:James Roy Horner) 作詞 威爾 · 詹寧斯 (英語:Will Jennings) 

演唱者 席琳 · 狄翁(法語: Céline Marie Claudette Dion )

         原本 《鐵達尼號 》導演 卡麥隆 不想 在電影中 有任何演唱歌曲出現,但 詹姆斯 · 霍納 還是與威爾 · 詹寧斯一起 秘密寫了一首歌,〈我心永恆〉。加拿大籍 女歌手 席琳 · 狄翁在她的丈夫雷尼 · 安傑利(英語:René Angélil)勸說下,同意為〈我心永恆〉錄製一個試聽帶。詹姆斯 · 霍納 等到 卡麥隆 心情愉快的時候,才向他 推薦這首歌。在 聽了好幾次之後,卡麥隆 終於 同意在謝幕中播放〈我心永恆〉。

       《鐵達尼號 》主題曲〈我心永恆〉 獲得 奧斯卡 最佳原創音樂獎和奧斯卡 最佳原創歌曲獎。

 

參考資料:

電影《鐵達尼號 》主題曲

My Heart Will Go On (我心永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TVLj-Vrsg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0-07-04_153237.jpg

【歌曲賞析】  長城謠

《長城謠》:

作詞:潘子農

作曲:劉雪庵    

          潘子農(西元1909年~西元1993 年),出生於 浙江 湖州,年僅22 就擔任南京《矛盾》雜誌 主編,積極參與 話劇活動。西元1937 年末,他應邀 加入 中央電影攝影場,他 編輯的抗戰電影《活躍的西線》、《我們的南京》被譽為 中國電影的新起點。

          西元1937年,進入 藝華影業公司,為 其編寫電影劇本《花開花落》等。西元1948年,在 中央電影攝影場 編導 著名影片《街頭巷尾》 《彩鳳雙飛》等。《長城謠》這首歌 潘孑農、劉雪庵 西元1937年「七·七事變」後 在上海創作的。 

          劉雪庵 (西元1905年~西元 1985) 筆名 晏如、吳青、蘇崖。四川 銅梁人。早年 成都 美術專科學校 學鋼琴,小提琴,並 學唱 崑曲和作曲。西元1930 上海國立音專 跟蕭友梅、黃自等 學作曲。西元1936 畢業 於該校。在校 求藝期間,劉雪庵 便 開始了 音樂創作。

          他的早期作品 主要 抒情樂曲,其中《踏雪尋梅》、《飄零的落花》、《菊花黃》、《楓橋夜泊》、《紅豆詞》等樂曲 典雅高潔,溫柔敦厚,藝術韻味濃鬱,深為 當時的文化人所喜愛。西元1937 「七·七事變」後 劉雪庵、潘子農 在上海創作的《長城謠》民間 廣為傳唱。 

《長城謠》歌詞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

              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

 

              自從大難平地起,姦淫擄掠苦難當,

              苦難當,奔他方,骨肉流散父母喪。

 

              沒齒難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鄉,

              大家拚命打回去,那怕倭寇逞豪強。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

              四萬萬同胞心一樣,新的長城萬里長。

《歌詞「那怕倭寇逞豪強」, 

              有「那怕賊虜逞豪強」。「那怕倭奴逞豪強」。「哪怕敵人逞豪強」。不同版本。》

賞析

             這首《長城謠》是 潘子農、劉雪庵 西元1937年「七·七事變」後 在上海創作的,原是 華藝影片公司 所拍攝的電影劇本《關山萬里》的插曲。《長城謠》也是 廣為 流傳的 抗日戰爭歌曲。

            這首歌  蒼涼悲壯,純樸自然,感情深切 而不纏綿, 極具 民族風格。在寫法上與民歌相似,同時 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旋律 起伏不大,節奏 進行平穩、音域不寬,整個曲調 建立在 五聲音階的基礎上,聽起來 親切、優美;唱起來 既口語化、又有 民族特色。由於 這首歌曲 具有上述旋律、節奏及結構等方面的特點,使之能在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 廣為流傳,傾述了 人民被迫離家流浪的苦難,從而 激發人民同仇敵愾的愛國熱情。 

            歌詞中「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讚美東北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姦淫擄掠苦難當,奔他方骨肉離散父母喪」,控訴 日軍戰爭罪行和大眾的苦難;「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奴逞豪強」,表現 中國人民 威武不屈的精神;「四萬萬同胞心一樣,新的長城萬里長」。表現中國人民 團結奮鬥 必勝的信心。這首歌曲 短小好上口,易傳唱,旋律優美,是 抗日救亡經典歌曲之一。 

參考資料:

《長城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3mLj6JAWV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dW9JqP7e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1L9R5B0I18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0-04-21_191240.jpg

【歌曲解析】 《驛馬車》主題曲

電影:《驛馬車》主題曲      

解析

電影 ﹥《驛馬車》劇情  

              驛馬車(Stagecoach)別名《關山飛渡》,是西元1939年 由約翰 福特 導演 的經典西部片。由克萊兒 崔華、約翰· 韋恩 主演。本片是 約翰· 韋恩的成名之作。

在西元1885年的夏季,一輛驛車 載著9個形色不同的人:有 去軍營探望丈夫的孕婦、酗酒成性的醫生、被驅逐的妓女、賭棍、越獄犯、追捕逃犯的警官、捲款潛逃的銀行家,心胸狹窄的酒商、以及膽小怕事的馬車夫。他們 離開 亞利桑那州的通特市,前往 新墨西哥州 羅特斯堡市。在 通過州界河之後,遭到了 印第安人的進攻,雙方 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追逐與槍戰。由於 寡不敵眾,驛車上的人 馬上就要被全部消滅,這時 駐軍守備隊 及時援救了他們。在 到達目的地之後,越獄犯 得到了警官的同情,找到了仇人 並報了仇,又在警官的同意下 帶著自己心愛的人奔向新生活。

《驛馬車》得到 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兩個獎項:最佳原創音樂獎、最佳男配角獎;也獲得五項提名: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剪輯獎、最佳攝影獎等。

 

《驛馬車 》主題曲 解析

           《驛馬車 》主題曲 選自 一首敘事式的民歌The Trail to Mexico,這 原來是 一首牛仔民歌,說 一個牛仔在驅趕大群的牛隻到墨西哥時,家鄉的女友 卻 嫁了個有錢人,雖然 女友勸他 不要 再奔波路上,安靜的 在家過日子,他 卻決心不再回家,永遠 在驅趕牛羣的路上 過一世。

      《驛馬車》主題曲  得到 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音樂獎。這首曲子 旋律輕快而有節奏,是 馬車在廣闊大草原上飛馳的樣子 ;聽到 這首曲子,這壯麗的景象 彷彿就在廣闊大草原上。

《驛馬車 》主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x06dLFFDg&t=60s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0-04-22_172840.jpg

【歌曲賞析】   前程萬里

《前程萬里》:

作詞:陳蝶衣

作曲:陳歌辛(陳昌壽﹞

陳蝶衣(西元1907年~西元2007年),原名 陳元棟,號 逋客,江蘇 常州 武進人,中國著名 出版家、作家、填詞家。

陳蝶衣 一生 為歌曲填詞 5000餘首,代表作 有《南屏晚鐘》、《情人的眼淚》、《我的心裡沒有他》、《鳳凰於飛》、《愛神的箭》、《春風吻上我的臉》、《我有一段情》等,其作品 多與上海灘 著名作曲家 姚敏合作,周璇、姚莉、鄧麗君、蔡琴、費玉清、張惠妹等人 均 唱過 其作品。西元1952年 移居香港。西元1988年 獲香港電台 頒發 第十屆 十大中文金曲獎。西元1996年 獲香港創作人協會 終身成就獎。

 

陳歌辛(西元1914年~西元1961年),原名 陳昌壽,出生於 江蘇省 南匯縣(今 屬上海市 浦東新區),中國流行音樂人,與黎錦光 同 被認為是 中國流行樂壇 成熟期最傑出的代表,分別有「歌仙」與「歌王」之譽。

陳歌辛的作曲 代表作有《風雨中的搖籃曲》、《永遠的微笑》、《玫瑰玫瑰我愛你》、《西湖春》、《鳳凰于飛》、《夜上海》、《蘇州河邊》等歌曲,由周璇、李香蘭、龔秋霞、姚莉、白光等歌手演唱,在上海風靡一時。

 

《前程萬里》歌詞


我們是年輕的一群,有的是熱情和誠懇,打起了藝術的旗幟,展開長途旅行。

縱然是遍地有荊棘,也要勇邁地前進,呼吸那新鮮的空氣,欣賞美麗風景。

平疇綠野,都是寫生的藍本,小橋流水,都是作曲的模型。

還有那車輪的聲音,也像陪我們歌詠,我們要振作起精神 ,奔向萬里前程。

 

我們是年輕的一群,有的是熱情和誠懇,打起了藝術的旗幟,展開長途旅行。

縱然是遍地有荊棘,也要勇邁地前進,呼吸那新鮮的空氣,欣賞美麗風景。平疇綠野,都是寫生的藍本,小橋流水,都是作曲的模型。

還有那車輪的聲音,也像陪我們歌詠,我們要振作起精神,奔向萬里前程。

我們要振作起精神 ,奔向萬里前程。

說明:

《前程萬里》是 金嗓子 歌后 周璇 西元1945年 所 主演電影《鳳凰于飛》片中 插曲之一。

周璇 在這部電影裡 貫穿全場,既能演 也能唱,片中的《鳳凰於飛》以及《前程萬里》 是 後人 比較熟悉 同時 也是 傳唱度 較高的 兩首歌曲。只是 後來《前程萬里》的翻唱版本 把旋律加快許多,感覺上 更能符合 當年 在海峽兩岸 軍事對峙的緊張態勢下,用 這首歌曲 來提昇「全民團結一條心」的目標。

後來 台視群星會歌手 青山 也重新錄唱了這首《前程萬里》並且收錄在西元1968年8月麗歌唱片編號AK659青山《美麗的台灣》專輯中的第十一首,青山錄製的<《前程萬里》也是 日後 傳唱最為普遍的版本。

或許 是 加快節奏 讓 歌曲 更顯精神活力,這首《前程萬里》也是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台視 中視 華視 三家 無線電視台 歌唱節目 經常 演唱的愛國歌曲,政府 有關單位 認為 它的歌詞 能 激勵民心士氣。

參考資料:

《前程萬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uVPkW7bc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RUjWh81O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elYNEBT6Y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4-05_080139.jpg

【歌曲解析】  我愛月亮 
 

《我愛月亮 》:

作詞:岳勳 作曲:岳勳

演唱:李珮菁

       

                                岳勳,生平不詳,或許 是 筆名。這首歌的 作詞作曲者 是「岳勳」。那時 為流行曲 奉獻心血的勤奮幕後工作人員, 都有 花樣百出的筆名,「岳勳」不知 是 誰的另一化身呢?

李珮菁(西元1956年~西元 年),西元1969年參加 臺視《五燈獎》的歌唱比賽 獲得冠軍,西元1975年加盟 麗歌唱片,西元1976年 以〈我愛月亮〉一曲 開始走紅,暱稱 月亮歌后。但在 1979年 23歲時 因 脊椎手術失敗 造成 從此 下半身癱瘓,不於行40年之久。

李珮菁 西元1981年,以自己在臺視的電視專輯《無限關懷》 獲頒 第16屆 電視金鐘獎 特別貢獻獎。

 

《我愛月亮 》歌詞

有一個風雨的夜晚 我正在回家的路上
那風雨打在我臉龐 有一個念頭跑進了我心坎

假如我是一個月亮 我願意高高掛天上
放出那柔和的光芒 溫暖了人們的心房(月亮)
假如我是一個月亮 我願意高高掛天上
只因那失意的姑娘 教她們不要再徬徨(月亮)

我照耀著那照耀著那微弱的光芒 
我照耀著那照耀著從大城和小巷
我照耀著那照耀著那在那銀河畔 
我照耀著那照耀著那山村到海港

假如我是一個月亮 我願意高高掛天上
在夜裡時常放光芒 願有情人兒都成雙(月亮)

 

解析

                               西元1976年 李佩菁 以〈我愛月亮〉一曲 開始 走紅歌壇,在她的演唱事業 蒸蒸日上時,卻 發生背部刺痛,最初 看 骨科醫師以為 是 肌腱發炎,吃吃 消炎止痛藥,病況 應可緩解。 但是 幾個月後 竟然 下肢 開始無力,西元1979年 在新加坡 演唱時,因疼痛不堪,懷疑 脊髓 可能 有病變

李佩菁 趕回 台北就醫,經 檢查證實 是 在胸椎 第四節內 長一個 腫瘤,乃 安排手術。手術前,下肢 已經無力 站不起來, 手術後  完全癱瘓。之後 幾個月 傾全力 接受復健,曾經 可以站起來 走幾步,但是 幾個月後 再度癱瘓。經檢查 發現是 在原來腫瘤的位置 長個 水囊,這是 脊髓軟化的現象。由於 對 脊髓 仍有壓迫,因此 安排 再度手術,但是 手術後 情況 並未好轉。 從此 下半身癱瘓,不於行40年之久。

                李佩菁 並未 被病魔打倒,她 咬緊牙根,全力復健,多年來 不 間斷。這個悲劇 曾經 嚇壞了很多 須開刀的病人,但 也鼓舞了 很多輪椅上的勇者。

 

參考資料

《我愛月亮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3kRPfdmR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KXvN0TBc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eBhHMZU9o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20-03-18_102903.jpg

【歌曲賞析】  桃花舞春風

《桃花舞春風》:

作詞:凌峰

作曲:凌峰       

          凌峰,生平不詳,或許 是 筆名。這首歌的 作詞作曲者是「凌峰」。那時 為流行曲 奉獻心血的勤奮幕後工作人員, 都有 花樣百出的筆名,「凌峰」不知 是 誰的 另一化身呢?

(演藝人員凌峰及高凌風 不知是否與這首歌有關)。

淩峰(西元1945年~西元 年),本名 王正琛,出生於 山東省青島市,臺灣 男歌手、主持人。1985年獲得 臺灣第二十屆金鐘獎 「最佳男歌手獎」。西元1987年11月11日 開始拍攝並主持電視系列片《八千里路雲和月》。西元1990年 在中央電視臺 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上演唱《小丑》。

高凌風 (西元1950年~西元2014年),本名 葛元誠,籍貫 湖北,是 台灣 著名 搖滾歌手,綽號「青蛙王子」。

 

《桃花舞春風》歌詞


哥:一樹桃花千朵紅 朵朵帶笑舞春風
妹:桃花伴著春風舞 歡送哥哥去從戎

哥:一樹桃花千朵紅 朵朵難比妹嬌柔
妹:天生嬌媚不愛誰 只愛哥哥氣如虹

合:桃花伴著春風舞 男兒從戎立大功
  精忠報國稱英雄 名揚四海好威風

  一樹桃花千朵紅 妹似花來哥似風
  立功回來花下會 一切都在不言中

賞析

命理學上 的桃花,絕不是好東西。桃花 就是「桃花精」,要 吸天地之精氣,讓 自己 長得窈窕美麗,如此 方能「桃花舞春風」,也就是 「搔首弄姿、招蜂引蝶」,因為要「舞春風」,所以「是非多」。

遇桃花 絕不能 沾沾自喜,桃花 來相找 可能是桃花劫」,不是好事。破財消災 事小,若是 製造 桃色新聞,官符纏身, 甚至 惹來 牢獄之災或殺身之禍。

這首《桃花舞春風》。當年是 在 [金曲獎] 節目 歌曲 甄選中 被選出來, 歌曲的主題 充滿熱血,光明與愛國 熱情歌詞 寫得很好,簡單利落,卻又 深蘊意涵。這首歌 很好聽,聽來 人心振奮,熱血沸騰 不已。與 命理學上 的「桃花舞春風」格調 迥然不同

1971年3月,中視《金曲獎》開播,節目主持人「金曲小姐」洪小喬 頭戴寬邊草帽,半遮面,手抱吉他 自彈自唱,這種創舉 令人耳目一新。《金曲獎》是 洪小喬主持的第一個電視節目。

在她主持的歌唱節目《金曲獎》中,她 自彈自唱,發表 也唱紅了 許多歌曲,如 成名曲《愛之旅》、《牽掛》、《你說過》、《我的歌》、《信任》等。

洪小喬 (西元1946年~西元 年)台灣 女歌手、中國電視公司 純歌唱 音樂節目《金曲獎》首任 主持人,淡江文理學院(今 淡江大學)外文系畢業。)

參考資料:

《桃花舞春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rWax9u5Kw&feature=emb_logo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8-28_090213.jpg

【歌曲賞析】  藍天白雲

《藍天白雲》:

作詞:新芒

作曲:左宏元

歌詞

藍藍的天 白白的雲

藍天白雲 好時光

大家手拉手走向大自然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那山明水秀景如畫

那鳥叫蟲鳴好樂章

吸一口新鮮空氣

歌一曲雄壯激昂

我們心情多愉快

我們心胸多開朗

新芒:作詞 家,生平不詳。 應是 筆名。

左宏元 (西元1930年~西元年)出生於 安徽蕪湖,中華民國 著名流行音樂作曲人、寫詞人。左宏元在創作生涯中曾使用多個筆名,其中以「古月」最為常見。

曾給華語樂壇多位歌手寫過歌曲,如鄧麗君、鳳飛飛、高勝美、趙薇等,也曾擔任過多部瓊瑤電影、電視劇的主題曲編配工作。其代表作有《今天不回家》、《彩雲飛》、《千言萬語》、《我是一片雲》、《千年等一回》等。

說明:

    左宏元 西元1954 政工幹校 音樂系二期畢業,其後 留系 任教十多年,並 為中國廣播公司 創作多首 兒童歌曲,如「大公雞」、「郊遊」等。五六十年代的臺灣,受經濟不景氣與政治波動的影響,流行音樂的的發展 幾乎停滯。人們傾向無奈懷舊的同時,更 盲從地 接受外文歌的入侵,本土的文化 已經 逐漸模糊。

直到六十年代末,左宏元、劉家昌、莊奴等人,懷著 對本土原創音樂的熱誠與努力不懈,在低靡的景氣中 為台灣本土音樂注入一股生氣。

六十年代中期左宏元開始從事電影作曲配樂,1965年正式參與電影配樂工作,以《啞女情深》獲得第四屆金馬獎最佳音樂獎。多次參與瓊瑤電影的譜曲配樂,作品如《彩雲飛》的插曲「千言萬語」等。他對音樂的熱忱、執著,以及對演唱者敏銳獨特的鑒賞力,捧紅了鄧麗君,由鄧麗君演唱多首由他製作的瓊瑤電影主題曲,鄧麗君掌握了歌中女主角內心的淒清與寂寞,深深打動了人心,間接使70年代瓊瑤電影大賣。

左宏元的歌曲 接連在歌壇上掀起高潮,當時每一部文藝片 皆爭相邀請他作曲。走紅之後,左宏元 並不滿足於歌壇上的發達,於民國6667年時 自組 大有影業公司 發行製作國片。左宏元 也以古月為名 創作許多流行歌曲,為當代歌手 高勝美、錦繡二重唱、許如芸等 繼續創作,更繼為 許多電視連續劇以及電影創作出美妙的樂章。

參考資料:

《藍天白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0S5TENcjeA

文章標籤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2-10_161620.jpg

【歌曲賞析】  踏雪尋梅

《踏雪尋梅》:

作曲:黃自  作詞:劉雪庵

歌詞

雪霽天睛朗 臘梅處處香

騎驢灞橋過 鈴兒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

好花採得瓶供養 伴我書聲琴韻

共度好時光

黃自 (西元1904年~西元1938年) 字 今吾,江蘇省 川沙縣(今 上海 浦東)人。

黃自 自幼 飽讀詩書,尤愛音樂。西元1916年 入北京清華學校,接觸 西洋音樂。畢業後 赴美國 俄亥俄州 歐柏林學院 攻讀 心理學,畢業後 西元1928年 入耶魯大學 學習西洋音樂理論與作曲,隔年 畢業 回國任教於 上海滬江大學、國立音樂專科學校等校。西元1935年,黃自 創辦第一個 由全華人組成的管弦樂團~~上海管弦樂團。著名的音樂家 賀綠汀、丁善德、朱英、江定仙、林聲翕、劉雪庵等,皆 黃自門生。西元1938年 因 傷寒大腸出血症逝世 於上海,年僅 34歲。

黃自 知名作品 管弦樂《懷舊序曲》、《都市風光 幻想曲》,清唱劇《長恨歌》,藝術歌曲《花非花》、《玫瑰三願》、《旗正飄飄》、《中華民國 國旗歌》、《踏雪尋梅》、《熱血》、《本事》、《流水》、《西風的話》、《天倫歌》、《花非花》。

劉雪庵 (西元1905年~西元 1985年) 筆名 晏如、吳青、蘇崖。四川 銅梁人。早年 在成都美術專科學校 學鋼琴,小提琴,並 學 唱崑曲和作曲。西元1930年 在上海國立音專 跟蕭友梅、黃自等 學作曲。西元1936年 畢業 於該校。在校 求藝期間,劉雪庵 便開始了 音樂創作。

他的早期作品 主要為 抒情樂曲,其中《踏雪尋梅》、《飄零的落花》、《菊花黃》、《楓橋夜泊》、《紅豆詞》等樂曲 典雅高潔,溫柔敦厚,藝術韻味濃鬱,深為 當時的文化人所喜愛。另一類 抒情樂曲 則 借鏡古樂府的通俗易懂,如《早行樂》、《採蓮謠》、《淮南民謠》等樂曲 婉轉動聽,具有 濃鬱的生活氣息,民間 廣為傳唱。

注釋:

1. 雪霽:雪後轉晴。

2. 霽:(音ㄐㄧˋ) ,雨雪停止,天放晴

3. 灞橋:即 今日 西安市東的霸陵縣,縣境內 有渭水的一大支流,號稱「關中八川」之一的灞水。而橫跨灞水之上的「灞橋」,居 聯繫關中與關東地區的重要樞紐位置。古代時,灞橋 是 由長安通往潼關、蒲津關、藍田關的交通要道,也是 從中原進入古都長安的必經之路。

說明:

   《踏雪尋梅》是 一首 欣賞 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梅花 不畏冬雪,傲然綻放,吐艷枝頭,千百年來 人們贊美 這樣的雪梅精神。

《踏雪尋梅》是 以騎驢賞梅、鈴兒的叮當響聲 為意境。歌曲 描寫 雪後天晴,蠟梅吐香,騎上毛驢,踏著 冬雪 去欣賞 梅花綻放的情景。歌曲 以輕快活躍的曲調, 表達了 人們 賞梅時的興奮、愉快的心情,詞曲並茂。 加強了 歌曲的表現力。

參考資料:

鄧麗君

《踏雪尋梅》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oONHaLOZTI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9-12-26_100104.jpg

【歌曲賞析】  一串心

《一串心》:

作詞:孫儀    作曲:劉家昌
 

歌詞

天上星星數不清 個個都是我的夢

縱然有幾陣雲飄過 遮不住閃亮亮的心

心串串 心蹦蹦 臉兒紅 都是為了你

是你到我的夢裡來 還是要我走出夢中

 

池裡浮萍數不清 片片都是我的夢

縱然有幾陣風吹過 拂不去濃又蜜的情

心串串 心蹦蹦 臉兒紅 都是為了你

盼你的心和我連成一串 一生一世不分離

孫儀(西元1928年~西元 年),本名 孫家麟,出生於 天津市,年輕時 曾加入青年軍,到臺灣後 先在 正聲廣播公司 當錄音師。後來 進入 中華電視公司,長期 擔任管理職,曾任 編審組 組長及綜藝組 組長,四十歲 開始兼差填詞。

孫儀是 中華民國 流行音樂的重要作詞家,為 上千首歌曲 填詞。因為 孫儀用筆名 填詞、甚至在華視上班 也不輕易 以本名 示人,親朋好友 大都不曉得 其兼職填詞。其代表作品〈月亮代表我的心〉、〈愛的禮物〉、〈包青天〉、〈一串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西元1973年,原唱 陳芬蘭,後 由鄧麗君翻唱)

〈愛的禮物〉(西元1973年,原唱 鳳飛飛)

〈包青天〉(西元1974年,原唱 蔣光超;華視連續劇《包青天》主題曲)

〈一串心〉(西元1981年,原唱 沈雁;電影《蹦蹦一串心》主題曲)

劉家昌(西元1943年~西元 年),籍貫 山東省,出生於 哈爾濱市,中華民國 作曲家、填詞人、電影導演。

劉家昌 童年時 因國共內戰,隨母親 輾轉 從香港逃往韓國,又遇上 韓戰的動亂。而後 來台。新竹中學畢業,西元1962年 以僑生身分 進入 中華民國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就讀,兩年後肄業 從事演唱。

早期,劉家昌 在 台灣的夜總會 演唱 西洋歌曲,但發展 並不順利。直到 西元1968年,以一首 瓊瑤電影《月滿西樓》的 同名主題曲 嶄露頭角。西元 1970年,為 尤雅 寫的歌曲〈往事只能回味〉推出 後 非常成功,歌手 尤雅 也 因此 迅速在 歌壇走紅。

劉家昌 曾經 為 很多歌手 打造 暢銷歌曲,除了 尤雅的〈往事只能回味〉,還有 甄妮的〈誓言〉、鳳飛飛的〈有真情有活力〉、歐陽菲菲的〈嚮往〉、劉文正的〈諾言〉、翁倩玉的〈海鷗〉、江蕾的〈煙雨斜陽〉、費玉清的〈晚安曲〉、〈中華民國頌〉、陽帆的〈揚帆〉、楊林的〈不一樣〉、沈雁的〈一串心〉等。

根據 劉家昌自述,他 所創作的歌曲 估計 有二、三千首。西元2001年,劉家昌 獲頒 第12屆 金曲獎 特別貢獻獎;該屆 的 特別貢獻獎 共有 兩位得主,另一位是 音樂家 許常惠。

說明:

《蹦蹦一串心》(英文:Longing),西元1981年 台灣電影,由 陳坤厚 執導,侯孝賢 編劇,鍾鎮濤和沈雁 主演。 電影主題曲《一串心》由沈雁 演唱,略帶 民歌風格和兼具活潑旋律,擁有 不少粉絲支持。沈雁在80年代 也算是 當紅的玉女歌手。

《一串心》曾是 山巔水涯營火畔的旋律,懷念的 救國團 育樂活動 歌曲。也是 流行的 「帶動唱」 之歌曲。

「帶動唱」 為1980年代 流行於台灣的歌唱表演。「帶動唱」表演 的特點 為以簡單手勢與誇張肢體活動 來解釋及配合歌詞 ,並時常 要求觀看表演者 一起參與表演,其目的 為帶動表演會場熱度。1990年代 中期後,台灣表演方式 多元化後,「帶動唱」方式 不復流行。

現今 仍有 不少 社區大學、 樂齡活動中心,採用 《一串心》為「韻律活動」之歌曲。韻律活動 目的,是 培養健康且具有運動能力的良好身體,也是 美的追尋與心靈意境之表達。

參考資料:

《一串心》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nxUmMjIky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bp7iRJmzg

文章標籤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19-12-28_191318.jpg

【歌曲賞析】  中華民國 頌

《中華民國 頌 》:
作詞:劉家昌/作曲:劉家昌

歌詞
青海的草原 一眼看不完
喜瑪拉雅山 峰峰相連到天邊
古聖和先賢 在這裡建家園
風吹雨打中 聳立五千年

中華民國(族) 中華民國(族)
經得起考驗 只要黃河長江的水不斷
中華民國(族) 中華民國(族)
千秋萬世 直到永遠

      劉家昌(西元1943年~西元 年),籍貫 山東省,出生於 哈爾濱市,中華民國 作曲家、填詞人、電影導演。
劉家昌 童年時 因國共內戰,隨母親 輾轉 從香港逃往韓國,又遇上 韓戰的動亂。而後 來台。新竹中學畢業,西元1962年 以僑生身分 進入 中華民國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就讀,兩年後肄業 從事演唱。
      早期,劉家昌 在 台灣的夜總會 演唱 西洋歌曲,但發展 並不順利。直到 西元1968年,以一首 瓊瑤電影《月滿西樓》的 同名主題曲 嶄露頭角。西元 1970年,為 尤雅 寫的歌曲〈往事只能回味〉推出 後 非常成功,歌手 尤雅 也 因此 迅速在 歌壇走紅。
劉家昌 曾經 為 很多歌手 打造 暢銷歌曲,除了 尤雅的〈往事只能回味〉,還有 甄妮的〈誓言〉、鳳飛飛的〈有真情有活力〉、歐陽菲菲的〈嚮往〉、劉文正的〈諾言〉、翁倩玉的〈海鷗〉、江蕾的〈煙雨斜陽〉、費玉清的〈晚安曲〉、〈中華民國頌〉、陽帆的〈揚帆〉、楊林的〈不一樣〉、沈雁的〈一串心〉等。
      根據 劉家昌自述,他 所創作的歌曲 估計 有二、三千首。西元2001年,劉家昌 獲頒 第12屆 金曲獎 特別貢獻獎;該屆 的 特別貢獻獎 共有 兩位得主,另一位是 音樂家 許常惠。
 
說明:
     《中華民國 頌》的歌詞很短,只有 四句。
歌詞 第一句 歌頌了中國大陸的壯麗山川:一望無垠的青海大草原和綿延至天邊的喜瑪拉雅山。
第二句 講中國 有五千年的歷史,先輩在不畏困難險阻在這裡建設自己的家園。
第三句和第四句 抒發感慨:中華民國(中華民族)能夠 經得起任何考驗,只要 黃河和長江的水不斷流,中華民國(中華民族)將世世代代 永遠延續下去。
由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認為,中華民國政府於1西元949年 撤退到臺灣之後 已經 名存實亡。所以 歌手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 演唱 此歌曲時,為了 避免觸及敏感政治問題,常會 將 歌名和歌詞中的「中華民國」改為「中華民族」,歌詞中 除了「中華民國」改成「中華民族」之外,其他 完全不變,即《中華民族 頌》。例如 西元2008年劉家昌 在香港的個人演唱會中,將歌詞中的「中華民國」改成「中華民族」。
      曾演唱《中華民國 頌》的知名歌手 有  費玉清、 劉家昌、 鄧麗君 、 李建復、 鳳飛飛 等。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頌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ognFmMe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Itzf9yGKM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