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解析】 君子之交淡若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外篇 山木》︰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
莊子(約西元前369年~西元前286年),名 周,字 子休,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戰國時代 宋國 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北,一說安徽蒙城)人,曾任 漆園吏。著名 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他也被 稱為 蒙吏、蒙莊和蒙叟。據傳,又嘗隱居 南華山,故唐玄宗 天寶初,詔封 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 著書《莊子》為《南華經》。
《莊子》簡介
《漢書藝文志》載「《莊子》五十二篇」,然而當時流傳版本,今已失傳。今本《莊子》僅目前所傳三十三篇,
六萬五千多字,已經 郭象整理,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其詳細篇目如下:
《莊子》分 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
內篇:有 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等七篇。
外篇:有 駢拇、馬蹄、胠篋、在宥、天地、天道、天運、刻意、繕性、秋水、至樂、達生、山木、田子方、知北遊等十五篇。
雜篇:有 庚桑楚、徐無鬼、則陽、外物、寓言、讓王、盜跖、說劍、漁父、列禦寇、天下等十一篇。
以前 一般認為《莊子》全部為莊子所著。從 宋代起,有不同見解,認為 內篇為 莊子本人所著,而 外篇和雜篇是後人託名。外篇雜篇若不是 莊子所作,應為 莊子弟子及後學所著,但外篇和雜篇,大抵 不違離莊周主旨。
注釋:
1. 君子:指才德兼備的人。論語 雍也 篇:「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 君子。」
2. 交:交往。
3. 淡:平淡。
4. 小人:中國儒家 定義君子的「反義詞」,指 不嚴格遵守道德和規則的人,或是 沒有高尚人格、偉大理想、 自私自利的人。
5. 甘:甘甜。
6. 醴: 醴(音ㄌㄧˇ ),甜酒。
意譯:
君子的交往,以誠相待,平淡似清水;
小人的交往,以利結交,味美如甜酒。
君子的交情 雖平淡,但能 親密久遠;
小人的交情 雖甘甜,卻易 絕裂翻臉。
解析:
莊子《外篇 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與《禮記 表記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意思 相同,只是 用詞稍異。而 演變成 今日的俗話︰「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更為 淺顯易懂。
君子之交 ,依靠 赤誠相投 是一種持久的信守;友情是 建立在 互相欣賞、互相了解的基礎上。因此,在與朋友交往的時候,是尊重朋友 各自 擁有獨立自主的空間,不盲從,不隨便附和。這樣的友情,雖然 看起來像水一樣平淡,但是 卻可以 細水長流,才能長久。
小人之交,依靠 利益結盟,用甜言蜜語、肉麻吹捧、重金送禮、物質交換、互相利用、甚至 爾虞我詐,這只是 一種暫時的互利。倘若 利益衝突時,友誼 說變就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