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析】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論語解析】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論語》(子路 第十三):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躬者 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論語》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互相問答的話,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從論語中,可以知道孔子對許多事物的見解。

《論語》共二十卷〈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衛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每一卷的卷名由來,大多是以卷中第一篇開頭的幾個字來命名的,沒有 特定的含義。。

注釋:

1葉公:本名叫 沈諸梁,字 子高,因其被楚昭王封到葉地為尹,並因頗有建樹而被尊稱 葉公,也被奉為 葉姓的始祖。

2吾黨:我的家鄉。

3直躬者:直率坦白的人。

4攘羊:攘,偷。

5證之:告發他。

6證:告發。舉證

7直躬者:正直的人。

8異於是:卻不同呢!

9隱:隱瞞。

意譯:

    葉公對孔子說:「我家鄉有一個正直的人,父親 偷了一隻羊,他就去告發父親 犯法。」孔子回答說:「我家鄉正直的人 卻不同呢!父親 會為兒子隱瞞,兒子也會 為父親隱瞞,正直 就在當中了。」

解析:

  上述 這則故事,孔子的言論 很惹人非議,議者 批評他 是非不分、徇情枉法。可是`有些學者 替他辯護,明朝 朱熹:「父子相隱,天理人情之至也。順理為直,父不為子隱,子不為父隱,於理順耶?」南北朝 皇侃 甚至以為:「若父子不相隱,則傷教破義,長不孝之風。」。

《孝親當前 仗義讓路》

有些學者 認為:「孝道」和「仗義舉報」 都合人性,但 當兩者有衝突時,「仗義舉報」就得 讓路,因為孝道、親情是「天理之至」,人要捨舉報而取親情。這樣的辯解說服力較弱,原因不單是人不應罔顧法紀、漠視公德,更在人的良知 是否真的如是取捨?很成疑問。

參考資料: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前總統  陳水扁說:「其兒 陳致中 沒 犯洗錢罪」。陳致中說:「其父陳水扁沒 犯貪污罪」。(錢藏海外 數億元。不是 貪污贓款,是 選舉結餘款,是 台獨建國 基金)

三立新聞網

2024年8月15日 上午6:50

記者周楷、孟國華、張浩譯 / 台北-新竹報導

民眾黨主席 柯文哲的假帳疑雲 備受質疑,柯文哲的媽媽 護兒心切,不但掛保證說兒子 不會貪污,更說 隨便罵柯文哲的人 會 被雷劈、會被 神明處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逸竹(yt) 的頭像
    逸竹(yt)

    逸竹(yt)野叟 的部落格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