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名句解析】為山九仞    功虧一簣

【名句解析】為山九仞    功虧一簣

《尚書 周書》(旅獒):

「嗚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允迪茲,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尚書》又稱《書》、《書經》,爲一部 多體裁文獻 匯編,是 中國 現存最早的史書。分爲《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國時期 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 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相傳 由孔子編選而成,傳本 有些篇是 後人 追述補充進去的。

注釋

1.周書: 記敘了 中國周朝的史料。

2.旅獒:旅獒 音 (ㄌㄩˇ ㄠˊ) 指古 代西戎旅國出產的大犬。此為《尚書 周書》篇名。

3.夙夜:從早到晚。

4.不矜:即不慎重,輕忽。

5.細行:微細的行為。

6.累:連累,累及。

7.仞:八尺為一仞。

8.簣:盛土的竹筐。

9.允:信。

10.迪:行。

11.茲:此。即昭公的勸諫。

12.生民:民眾。

13.保:安。

14.厥:其。

15.乃:你,指周武王。

16.世王:即世代為王。

17.虧:缺少。

18.簣:盛土的竹器。

意譯:

      啊,從早到晚一刻也不能不勤勉。不慎重自己微細的行為,終究會損害大的德行。譬如堆積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竹筐土,也不能說大功告成。您真的能履行這些勸告,百姓永保安居,您就可以世代稱王了。”

解析:

     堆土成山,已至九仞,卻因差最後一簣而不能成功。比喻事情只差最後一步,卻因未能堅持到底而前功盡棄。以堆山為喻,告誡人們修養品德應自強不息,持之以恆,不可半途而廢。做人也是如為學求道,修養道德就像堆山一樣,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能中途停止,半途而廢,前功盡棄,如果堅持不懈,永不止步就會終有成就。

作為 君王就要 敬慎德行,只有 為仁行善,以德化服人民,才能得到民心,只有 勤奮為政,德行很盛,才能安定社會,鞏固政權。古人的話 發人深省,回味無窮。

參考資料:

《尚書》是中國古代聖哲智慧的結晶。

有學者統計出自《尚書》的成語. 共282 個。

這些熟悉的日常成語,都 出自《尚書》

功虧一簣 、無稽之談、 暴殄天物 、除惡務盡 、如喪考妣、 多才多藝

明刑弼教 、惡貫滿盈 、發號施令 、光天化日 、和衷共濟 、克勤克儉

心勞日拙 、偃武修文 、同心同德、 有條不紊 、玉石俱焚 、孜孜不倦 、

作威作福 、坐以待旦 、愛屋及烏、 知易行難 、牝雞司晨 、星火燎原 、

剛柔相濟 、任人唯賢 、生靈塗炭、 自作聰明 、匹夫匹婦 、推賢讓能 、

野無遺賢 、心勞日拙 、念茲在茲 、罪疑惟輕 、血流漂杵 、克儉克勤 、

屍位素餐、 玩物喪志、珍禽異獸 、 奇技淫巧 、巧言令色、 利用厚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逸竹(yt) 的頭像
    逸竹(yt)

    逸竹(yt)野叟 的部落格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