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政治法律 (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2-03-08_141904.jpg

【名文解析】國小而不處卑   力少而不畏強...... 可亡也

戰國  韓非《韓非子》(第十五篇 亡徵)  節錄:

    「大心而無悔,國亂而自多,不料境內之資而易其鄰敵者,可亡也。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 

        韓非(西元768年~西元824年),,生於 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 秦王政十四年(約西元前281年~西元前233年),韓非為 韓國公子(即 國君之子),戰國末期 韓國人(今 河南省 新鄭)。是 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國 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韓非子》,又稱《韓子》,是 中國先秦時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 韓非的論著,是 一部 對各個法家流派 集其大成的曠世鉅作。 

        《韓非子》內容 共二十卷,分為 五十五篇,總字數 達十多萬言。在體裁上,有 論說體、辯難體、問答體、經傳體、故事體、解注體、上書體 等七種。辯難體與經傳體 為 韓非首創。在內容方面,則論「法」、「術」、「勢」、「君道」等,文裁 條理清楚,用意深刻。

注釋:

1. 亡徵:國家 可能滅亡的徵兆。

2. 大心:狂妄自大。

3. 無悔:不知悔改。

4. 國亂:國家混亂。

5. 自多:自我炫耀。

6. 貪愎:貪腐固執。

7. 愎:愎(音 ㄅㄧ ˋ ) 固執。如:「剛愎自用」。

8. 拙交:拙於外交。

9. 拙:拙(音 ㄓㄨㄛˊ) 笨拙、不靈活。

意譯: 

         君王 狂妄自大 而 不知悔改;國家 混亂不堪 還 自我炫耀  ;不估算 自己國內的資源 是否充裕, 而 忽視 鄰敵的強大國力  ,國家可能 滅亡。      

         國家很小 而不採 低姿態,(要 螳臂擋車);  國力很弱 而不畏 強敵,(欲 以卵擊石);無視 國際禮儀 而羞辱 強大鄰國,貪腐固執 而拙於外交, 國家可能 滅亡。

賞析:   

          韓非 曰:「亡徵者,非曰 必亡,言 其可亡也。」亡徵的意思,不是 其國一定滅亡,而是其國可能滅亡。

          關於「亡」 從 字面而言 是國家,但 因為 韓非 將 專制君王與國家 等同,所以《韓非子》第十五篇 「亡徵」 文 中 所討論的四十七項「亡徵」中,有些 確是 關係到國家的,有些 卻是 同時 涉及國家與君王個人利益,更多的 則 只是 影響 君王個人權力和地位的鞏固而已,即使 君王 滅亡了,也 於國於民 無妨,故而 不可 一概而論。

         儘管如此,這 四十七項 「亡徵」 是 韓非 對前代治亂興衰經驗教訓的全面總結,又是 對於 戰國末期政治鬥爭的高度概括,剔除 涉及君王個人權力和地位的鞏固,其中 涉及 國家滅亡的徵兆,至今 仍有許多值得借鑑。

參考資料:

         2022. 2. 24 凌晨,俄羅斯總統 普丁(Vladimir Putin) 下令 對 烏克蘭 展開軍事行動,烏國 境內隨後 傳出 多起爆炸聲響,還有 多個城市 傳出 遭 飛彈攻擊。

        俄羅斯總統 普丁 會不惜 大動干戈,乃在 無法放任 北約(北大西洋公約 英語: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 為NATO) 可到 烏克蘭 設立軍事基地 ,一旦 黑海門戶 被控制, 對俄國 將造成嚴重後果,故 他 不惜開戰 。

        烏克蘭總統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挑釁強鄰,意圖  加入北約,牽制俄國,以求安全,卻引來戰禍。印證《韓非子》所謂:「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烏克蘭,陷入今日「可亡也」的處境,其實 早有 徵兆可循。

      《烏俄交戰 ,北約秘書長 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  表示 北約 無意派軍 進駐烏克蘭。美國總統 拜登(Joe Biden)也 表示 無意派兵 前往烏克蘭。

           美國等 許多國家 宣告 經濟制裁俄國 ,但 這些經濟制裁 是 傷敵也傷自己,就算 提供武器給烏克蘭,戰場 在烏克蘭,死傷 勢必慘重。

          烏克蘭 處處 斷垣殘壁 滿目瘡痍。 2022年3月10日 聯合國難民署(UNHCR)估計,難民總數 已多達220萬。

          2022年3月7日 「華盛頓郵報」披露,據 幾位華府與歐洲的官員表示,已 計劃 如何 幫烏克蘭 澤倫斯基 成立 流亡政府。》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5-31_102852.jpg

【孟子解析】爭地以戰 殺人盈野    爭城以戰 殺人盈城

《孟子》〈離婁上〉:

         孟子 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此 所謂 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故 善戰者服上刑。」

         孟子 生於周烈王 四年,卒於周赧王 二十六年(西元前372年~西元前289年)名 軻,字 子輿,戰國時 鄒(今 山東 鄒城)人。魯國 貴族 孟孫氏的後裔。

         孟子  提倡 王道、重 仁義、輕 功利、創 性善之說,孟子 繼承 並發揚光大 孔子的思想,成為 僅次於 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 與 孔子 合稱 「孔孟」。後世 尊為 「亞聖」。儒家 有所謂:「孔 曰 成仁,孟 曰 取義」。

       《孟子》是 記載 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全書 有七篇,每篇 各 分上下,共 十四卷。篇名 依序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每篇 篇名 取自 首章 開頭的幾個字,沒有 特定的含義。

        《孟子》全書,主要 在闡揚 孔子以「仁」為中心 的學說,而 特別強調「義」字,建構了 儒家 仁義道德的完整思想體系。自 漢代起,《孟子》一書 已有很大的影響,到 北宋時 被列入為 儒家的經典。南宋 理學家 朱熹把 《論語、《 孟子》、《大學》、《中庸》合編 為 《四書集註》,更加 提昇《孟子》的地位。      

注釋:

1. 爭地以戰:為爭奪土地 而作戰。

2. 殺人盈野:殺死的人 充滿原野。

3. 爭城以戰:為爭奪城池 而作戰。

4. 殺人盈城:殺死的人 充滿城邑。

5. 善:善於,喜歡。

6. 服上刑:處以 最重的刑罰。

意譯: 

           孟子說: 「為爭奪土地 而作戰,殺死的人 充滿原野;為爭奪城池 而作戰,殺死的人 充滿城邑,這就是 所謂的 為爭奪土地而吃人肉,其罪行 連死都不足以寬恕。所以,好戰的人 應處以 最重的刑罰。」

解析: 

          孟子 提出 「善戰者 服上刑。」戰國時期,諸侯混戰,生靈塗炭,孟子 主張「仁政」,對「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 以武爭霸現象 自然深惡痛絕,認為 發動戰爭者 ,其罪行 連死都不足以寬恕。痛斥:發動戰爭的人 應處以重的刑罰, 以 震懾 意圖 發動戰爭的人。

參考資料:

         綜觀 人類歷史 就像一艘巨艦,在 用鮮血 匯成的河流中 前進, 戰爭 無疑是 一種 象徵 「建立」 或者 「推翻」 的手段,貫穿其間。兵荒馬亂的戰爭 是 殘酷的,使 數以萬計的人  流離失所;讓 成千上萬 的人 犧牲性命。

2021. 4. 14】

      「美國史上 歷時 最漫長、最耗錢的戰爭,終於 要結束了?」白宮 13日下午證實,美國總統 拜登 即 將於14日 發表 重大戰略演說,確認 會在今年9月11日 從阿富汗「無條件 全面撤軍」。

         阿富汗戰爭 為 美國史上最漫長的戰爭 打了20年。雖然 成功擊殺 911 攻擊主謀 賓拉登,但 幾乎 毀掉阿富汗,奪走 4萬多人的無辜生命,使 百萬人 流離失所,美軍 損失2300多名 將士,花費 超過 2兆美元(約新台幣56 . 7兆元)。美軍 仍 無法徹底殲滅 塔利班的威脅。

         換言之,美軍 在阿富汗面對的,是一場「不可能 凱旋的戰爭」 ,因此 在 尚有機會 談判退場的時刻,美國 決定 盡快抽身,「就算 不能成功,也 至少 不要全面失敗。」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2-02-13_085012.jpg

【名文解析】居天地之中者      曰 中國

北宋 石介《徂徠集》(中國論):

       「天處乎上,地處乎下,居天地之中者 曰 中國 ,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國內也,天地為之乎內外,所以限也」。」 

           石介(西元1005年~西元1045年),字 守道 ,字 公操,兗州 奉符縣(今 山東省 泰安市 岱嶽區)人。北宋 學者、思想家、 理學 先驅,「泰山學派」創始人,號稱 徂徠 先生,與 孫復、胡瑗 並稱「宋初 三先生 」。 宋仁宗 天聖 八年 進士 ,出任 鄆州 觀察推官,歷任 南京留守 推官 兼提舉 應天府書院 、御史臺 主簿、國子監 直講、太子中允、濮州 通判。慶歷五年 去世,時年 四十一歲。

注釋:

1. 天處乎上:天 位於上方。

2. 地處乎下:地 位於下方。

3. 中:中心。

4. 偏:外圍

5. 四夷:指 古代中原地區 對周邊文化較為落後各民族的泛稱,最早來自《禮記》:東 曰夷、西 曰戎、南曰 蠻、北 曰狄。合稱 四夷。

6. 限:界限範圍。

意譯: 

          天 位於上方。地 位於下方。中國 位居天下的中心地帶。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合稱四夷。位居 天下的外圍地帶。

         中國 位居天下的中心,屬於 天下範圍無疑;四夷 雖位居天下的外圍,但 仍屬於天下範圍。

解析:

         由北宋 石介 著名的(中國論)論述。可知 中國傳統的「天下」概念,為 天下中心的中國王朝 直接支配之地域,被稱為「夏」、「華」、「華夏」、「中華」、「中國」等。與周圍的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夷」」等 的地域 作區別。都 屬於 天下的範圍

         乾隆以前的中國 皇帝是 只有內政,沒有外交的。因為 在他們的眼中,中國是 世界的主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他 一切國家和民族 都 應該 毫不例外地服從中國,向中國皇帝 稱臣納貢。

參考資料: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中華文明  一直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這 也塑造出了中國人心中 根深蒂固的中央帝國的心態,這種思想 對於 中華文明的傳承 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但是 在清朝乾隆時期,當時的統治者 被虛假的 盛世所迷惑,沒有 警覺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導致 西元1840年之後 中華民族 陷入 亡國滅種的危機。

         西元1792年9月26日,英國國王 喬治三世 派 英國最具盛名的外交官 馬戛爾尼,以祝賀 乾隆帝 八十大壽為名 由 樸茨茅斯港 出使中國, 企圖 打開中國市場。當時的隨員80餘人,包括 醫生、藝術家、天文學家、數學家等。

         馬戛爾尼 帶來了豐厚的禮物,其中 包括 鐘錶、望遠鏡、全球地圖等 新奇物品,以及新式 火藥、軍用品、天文地理儀器等 科技文明的產物。

         但 乾隆 循著 天朝上國 的想法,要求 英國代表團 按照禮節 叩頭跪拜,馬戛爾尼 當然 不樂意,最終 還是 宰相和珅 在其中周旋,達成了 單膝跪禮。

        自大的乾隆 對於 來自西方社會的現代文明 拒之門外,並且 為了 展現「大國風采」,特地 給 馬戛爾尼 帶回了 許多禮品,以及 一封 給喬治三世的 敕諭(就是 頒給英國國王 一道 聖旨)。敕諭 共976個字,如今 還 被保存在英國大英博物館中,貽人話柄。

《乾隆 給喬治三世的 敕諭》節錄:

「奉天承運,皇帝敕諭,英吉利國王 知悉:

        咨爾國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特遣使 恭齎表章,航海來廷,叩祝萬壽,並 備進方物,用將忱悃。…… 朕 披閱表文,詞意肫懇,具見 國王恭順之誠,深為嘉許。所有齎到表貢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遠涉,推恩加禮。已 令大臣帶領瞻覲,賜予筵宴,疊加賞賚,用示懷柔。其已回珠山之管船官役人等六百餘名,雖未來京,朕 亦優加賞賜,俾得普沾恩惠,一視同仁。……

        若云 仰慕天朝,欲其觀習教化,則 天朝自有天朝禮法,與 爾國各不相同。爾國所留之人 即能習學,爾國 自有風俗制度,亦 斷不能效法中國,即 學會亦屬無用…… 

        天朝 扶有四海,惟 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然  從不貴奇巧,並無 更需爾國制辦物件。是 爾國王 所請派人留京一事,於天朝體制 既屬不合,而 于爾國亦殊覺無益。特此 詳晰開示,遣令該使等 安程回國……爾國王 惟當 善體朕意,益勵款誠,永矢恭順,以保 義爾有邦,共用 太平之福……。」

時代變遷  《中國崛起 威脅英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Ch_1NGhu8

2021年 全球軍事實力排名?《中國實力  超英趕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3sztIav950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2-01-07_095436.jpg

【論語 解析】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貧而患不安

《論語》(季氏 第十六):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 如是,故 遠人不服,則 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是 孔子 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互相問答的話,由 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 記錄編纂而成。從論語中,可以 知道孔子對許多事物的見解。

《論語》共 二十卷〈學而 第一、為政 第二、八佾 第三、裏仁 第四、公冶長 第五、雍也 第六、述而 第七、泰伯 第八、子罕 第九、鄉黨 第十、先進 第十一、顏淵 第十二、子路 第十三、憲問 第十四、衛靈公 第十五、季氏 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 第十八、子張 第十九、堯曰 第二十〉,每一卷的卷名由來,大多 是 以 卷中第一篇 開頭的幾個字 來命名的,沒有 特定的含義。

注釋:

1.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擔心 財富不多,只 擔心 財富分配不平均。

2. 不患貧而患不安:不擔憂 人民貧窮,只擔憂 境內不安定。

3. 患:憂慮,擔心。

4. 寡:少。

5. 蓋:文言文 的發語詞,表 提示作用。

6. 均無貧:財富分配 公平合理,上下 各得其分,就 沒有貧窮。

7. 和無寡:和平了,人口就不會少了。
8. 安無傾:國家安定,就沒有 傾覆的危險。
9. 夫: 夫:夫(音  ㄈㄨˊ),文言文 的發語詞,表 提示作用。

10. 如是:如此。

11. 文德:仁義禮樂的政教。

12. 來:使……來(歸附)。

13. 辟:同「避」,避開

14. 安:使……安定。

意譯:

             孔子說::「不擔心 財富不多,只是 擔心財富分配不平均;不擔憂 人民貧窮,只擔憂境內不安定。若是 財富平均,便無所謂貧窮;境內和平團結,人口 就不會少了。境內平安,國家 便不會傾危。

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 再修 仁義禮樂的政教 來招徠他們。他們來了,就 得 使他們安心。」

解析: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反映出 孔子的經濟思想。朱熹的解釋是:「均,謂 各得其分;安,謂 上下相安。」這種思想 對後代人的影響很大,甚至 成為人們的社會心理。

今天而言,這種思想 有消極的一面,但是 仍有適應現代社會的一面,現代社會的穩定 實際上 也是 要靠一定的均衡,如果 貧富差距 過於懸殊 ,社會 便有可能 分崩離析。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 符合 社會主義的公平和正義的思想。

在 台灣最艱困的年代,尹仲容、李國鼎、俞國華、趙耀東、孫運璿等 專業菁英,專心 為台灣打拚未來,協助 蔣經國 推動 「十大建設」(桃園國際機場、台中港、蘇澳港、中山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中鋼公司、台灣國際造船公司、石油化學工、業核能發電廠,突破 兩次石油危機,打造 台灣的「「經濟奇蹟」。

「新竹科學園區 」於1980年12月15日正式啟用,時任 總統 蔣經國 親自主持開幕典禮。更重要的 是 蔣經國的得力幹部 李國鼎、孫運璿等 決定發展積體電路,並派人出國學習, 也才有 今天的 台積電、聯電,造就了 台灣電子工業。台灣經濟快速成長,創造世人所稱羨的「經濟奇蹟」,更難得的,那時的台灣社會 非但富裕且所得 十分平均,全民共用 經濟成長的果實。

參考資料:

蔡英文總統 2022元旦 談話,去年 台灣每人GDP《國內生產毛額(英語: 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 GDP )》,  首次 超過3萬美元,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英語: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縮寫:IMF)也預測 台灣 將在明年重返全球前20大 經濟體。此說法 距離 人民感受 遙遠,實際上 蔡政府 執政5年多來,未發展 任何「核心產業」,至今 缺水、缺電、缺工 都未解決,房價攀升、物價飆漲、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觀光產業等 一片慘兮兮, 失業率 再往上攀升 ,台鐵事故等 公安事件頻傳,毫無 實際 因應對策。

2021/06/23 《瑞士信貸 集團》(Credit Suisse) 公佈《2021年全球財富報告》,其中用來衡量財富不均的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台灣高達80. 0,超過 日本的64.4與南韓的67.6,顯示 台灣的貧富差距 比 日韓嚴重。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11-24_122430.jpg

【名言解析】權力使人腐化  絕對的權力 使人絕對腐化

英國 阿克頓爵士《自由與權力》:

「權力 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 使人絕對腐化。」

          英國 阿克頓爵士(Lord  Acton),( 西元1834年1月10日~ 西元1902年6月19日)。英國劍橋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學家,理論政治家。19世紀 英國知識界和政治生活中 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阿克頓爵士 是英國 自由主義運動的重要人物。他 擔任過下院議員。 西元1885年~  西元1902年 任 劍橋大學 近代史教授,主編《劍橋近代史》。作為 歷史學家,他把歷史探索的客觀性與歷史性研究中的道德判斷 結合起來;他 對個人自由以及促進與威脅個人自由的力量之有力分析,深刻 影響了 20世紀思想史。他的 一些 極具洞察力的名言 深入人心。

注釋:

         阿克頓爵士:是英國 自由主義運動的重要人物。英文名( 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 )  常 簡稱(Lord  Acton), 中文譯名 (約翰 ·愛默里克 · 愛德華 · 達爾伯格~阿克頓) 。 

解析: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出自 阿克頓 西元1887年著作《自由與權力》,亦為 阿克頓 最 廣為人知的名言。 

         阿克頓 認為 「偉人 幾乎 從來都是壞人。」(Great men are almost always bad men.),就算 他們施加的是影響 而 不是權威。而 當 你以權威 再加上腐敗的趨勢或必然,就 更是如此。須以「分權與制衡。」防止 其權力的濫用。

         民主政治 講究 權力制衡,「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絕對使人腐化」是 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權力使人腐化」既是 原始人性 使然,掌權者的野心和貪婪,在 權力運作上 很 容易脫軌越界 乃至 引起眾怒 則是 人性面的基本反應。

         法人 孟德斯鳩(西元 1689年~西元1755 年)西元 1748 年「,他在其名著《論法的精神》亦譯為《法意》一書中,主張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系統 論述了 「權力分立與制衡」的理論。

      「分權」的目的 在於 避免獨裁者的產生。古代的皇帝以至地方官員 均 集立法、執法(行政)、司法三大權 於一身,容易 造成 權力的濫用。即使 在現代,立法、運用稅款的權力 通常 掌握在 代表人民意願的議會中,司法權的獨立 在於 防止執法機構濫權。同時 各種權力 由於在行使的過程中獨立於其他公權力之外,不會 受到其他權力所帶來的干擾,使權力的行使 有了一定的靈活性,一定程度上 可以 為國家的運行 提高效率。 

      「權力制衡」有 多種形式。西方的「分權制衡」是 其中一種。「分權制衡」是 指權力 不是 集中於國家機構的某一部門或某一部分人,更不是 個人獨攬,而是  由不同機構所分掌,然後 在不同權力之間 形成制衡關係,相互牽制、互為監督。

參考資料:

         西元2020年 民進黨。歷經 選戰大勝,執政版圖擴大,政黨支持度 提升,邁向 完全執政的第二任;相較於 在野黨的孱弱,這個 本土政黨氣勢 如日中天。然而,「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 使人絕對腐化」是 至理名言,歷來 很少政黨及政治人物 有例外。

         民進黨 重申「清廉」等口號,或有「不忘初衷」的意味。不過,政治口號 可以喊得 冠冕堂皇,實務上 仍須 禁得起檢驗才算數。這方面,執政黨 存在不少有待檢驗的問題。

      在台灣 有一種民主 叫「民進黨作 主」,「公家機器」由 民進黨恣意揮舞,踐踏 不同意見者。我們看到了民進黨對民主、法治、人權的全面踐踏。國民黨也痛批,蔡英文 全面執政以來,已經 完全 把持行政、司法、立法、監察等4權,再 兼任 民進黨黨主席,已然 成為 超越「憲法」的權力怪獸。民主潮流, 浩浩蕩蕩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違背潮流,必被民唾棄

撰述者:江義德教授

(前  國立陽明大學專任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1-04-22_151837.jpg

【談古說今】 古有 聲討檄文     今有 開戰聲明

《聲討檄文 就是 開戰聲明》﹕
           
檄文是 古代 一種文體的名稱,也是 我國 古代官方文書,主要 用於徵召、曉喻、聲討的文告。而 通常 所說的檄文,就是 聲討文書,用現代的話語 就是開戰聲明。因為 古今戰爭 講究 師出有名,無論 誰要發動戰爭 就 必須 有個名目,有了 名目以後 ,開戰的 這個軍隊 才 叫做 正義之師

【古代 聲討檄文】﹕

古人有傳檄而千里可定的說法。在 我國古代戰爭中,檄文堪稱 搶佔輿論先機、實施攻心、凝聚士氣的精兵利器,在 政治、軍事鬥爭中 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在我國古代戰爭中,催生了大量的戰爭檄文,其中 不乏 經典名篇和妙趣橫生的故事。

史籍 保存下來的軍事檄文並不多,其中 較 經典的是 隗囂的《討 王莽檄》、陳琳的《為 袁紹檄豫州》、駱賓王的《討 武曌檄》等。尤以 駱賓王的《討 武曌檄》,最廣受好評。

《駱賓王 討武曌檄》:

      唐代 駱賓王的《討武曌檄》是 一篇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檄文,全名《為徐敬業 討武曌檄》, 是 駱賓王為徐敬業聲討武則天 所寫的檄文。

在文中,駱賓王 以慷慨激昂之勢,歷數 武則天的種種失德無道行為,指責她 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在 這種形勢下,徐敬業 作為皇唐舊臣,公侯家胤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誓清妖孽,體現了 當時社會 認可的正義。為了 爭取朝中大臣的支持,駱賓王 向他們發出召喚:公等或家傳爵,或地協周親,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顧命于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大家應該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師,無廢舊君之命,共同完成正義的大業。

檄文 以請看 今日之域中,竟是 誰家之天下!結尾,大氣磅薄,戛然而止,感召之音,久久不絕。

新唐書記載,武則天 讀到 這篇檄文時 只是笑,當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一句時,大驚失色,矍然曰:誰為之?或以賓王對。後曰:宰相 安得失此人!武則天 被罵而不以為忤,反而 指責 宰相沒有發現這樣的人才,這是 很耐人尋味的。駱賓王 以 這篇檄文名動天下,盡顯筆陣橫掃千人軍的文采。

《評論

綜觀 人類歷史 就像一艘巨輪,在 用鮮血 匯成的河流中 前進, 戰爭 無疑是 象徵 「建立」 或者 「推翻」 的手段,貫穿其間。兵荒馬亂的戰爭 殘酷的,使 數以萬計的人  流離失所;讓 成千上萬 的人 犧牲性命

一件 歷史事實,卻因 論述者的立場 ( 史觀)的不同,而有 不同詮釋。然而人類的歷史,「強權 就是真理」,「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勝者 代表正義?例如 歷史上楚漢戰爭,或稱楚漢相爭,是 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 為爭奪統治權力而進行的戰爭 。西楚霸王 項羽的破秦朝 而 却於 劉邦追殺四年後 ~來個 霸王別姬 自刎於垓下… 而 劉邦 建立的漢朝 却 替代了 秦朝 承受千秋歌頌…… ( 此後 中華民族 皆稱漢人)。

【現今 開戰聲明】﹕

美國 從西元1783年 立國至今 僅200多年, 但 美國200多年的歷史 就是 200多年戰爭史。所參與的戰爭和對外軍事行動 達200多次。
    其中 在 西元2003年3月20日 美國總統 喬治 沃克 布希(George W. Bush)(小布希)宣稱 伊拉克  薩達姆 · 海珊 政權 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蓋達組織),對 伊拉克 開戰 實施 軍事打擊。最受爭議。

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 因為 是 「波斯灣戰爭」的延續,又稱為 「第二次 波斯灣戰爭」。 

「伊拉克戰爭」 實質上是 美國 借 反恐時機,以伊拉克 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藉口,趁機 清除 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有 認為,美國 剷除 薩達姆 · 海珊政權,實質 就是 為了 維護美國霸權的地位。美方 最終 沒有找到 所謂的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暗中支持恐怖分子(蓋達組織)的事證。

     「伊拉克戰爭」 這場戰爭 遭到 俄羅斯、法國、德國、中國、阿拉伯聯盟、不結盟運動等 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批評與譴責。
         「伊拉克戰爭」 是 一場 有爭議的非法戰爭,它 沒有 得到 「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已經 違反了「聯合國憲章」。戰前,美國 公開宣佈 世界上30個 公開支持美國對伊動武的國家名單,還 指出 有15個國家 暗中 表示支持 該軍事行動。但 真正參戰的國家 只有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 四國。(又 丹麥政府
支持 對伊拉克宣戰,並 派遣了兩艘軍艦 支援美軍。日本等 多個國家 提供 後勤支援。)  

「伊拉克戰爭」 的聯合部隊 120,000人的美軍部隊、45,000人的英軍部隊、2,000多人的澳大利亞部隊和200人的波蘭部隊 所組成的。

評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美國 先後發動 韓戰、 越南戰爭、 入侵多明尼加、入侵格瑞那達、介入 黎巴嫩內戰、 剛果內戰、 兩伊戰爭、 黃金峽谷行動、 入侵巴拿馬、 發動波斯灣戰爭、介入索馬利亞內戰、發動波士尼亞戰爭、 沙漠之狐行動、 科索沃戰爭、 轟炸 南斯拉夫、 發動阿富汗戰爭、 伊拉克戰爭、 巴基斯坦西北部戰爭、介入利比亞內戰、 打擊 伊斯蘭國(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介入 葉門內戰。
     現在的美國,是 世界動亂之源?美國 發動戰爭 目的是在 「維護人權」?還是「鞏固霸權」?是在「伸張正義」?還是「奪取利益」?
人類的歷史,「強權 就是真理」,「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話語權」操控在 勝者,勝者 代表正義

參考資料:
《秉春秋之筆  明善惡之辨》

孔子 生不逢辰,一生 主張行道,無人識得,故無法推行於天下各國。乃 發願修史,借史諷世,褒揚正義,痛斥奸邪!正名分、明是非、辨忠奸,稱為「 春秋筆法」。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4-07_160719.jpg

【政治評論】「轉型正義」淪為 政治清算的藉口

《美洲 印第安人的血淚史》

         「印第安人 被大屠殺」是1619世紀 發生 在美洲大陸的一場殘暴的屠殺。西班牙、葡萄牙、美國 等國,實行了 一系列 對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種族滅絕政策」。導致了 美洲 印第安人的大滅絕。 

           熟悉 歷史的人 都知道,美國土地上 最早的土著居民是 印第安人,可是 如今 在美國 已經 很難 看見到 印第安人,整個世界 也幾乎 再也 聽不到 印第安人的聲音了。

          揭秘 美國 真實的建國歷史,比 任何一個國家 血腥殘忍 。美國西部開拓史 可說是 印第安人血淚史。美國 這段 慘絕人寰的歷史,它 時刻 提醒著 這個 以民主和自由為立國之本的國家,不要 重蹈覆轍。

《轉型正義》         

           根據 聯合國 對「轉型正義」的定義,「轉型正義 (transitional justice) 」是 一個社會透過各式程序與機制,試圖 慢慢接受 (come to terms with) 過去大規模人權侵害之存在,並 加以咎責 (accountability)、伸張正義 (serve justice)、尋求和解 (achieve reconciliation)

綜觀 人類歷史 就像一艘巨輪,在 用鮮血 匯成的河流中 前進, 戰爭 無疑是 一種 象徵 「建立」 或者 「推翻」 的手段,貫穿其間。兵荒馬亂的戰爭 殘酷的,使 數以萬計的人  流離失所;讓 成千上萬 的人 犧牲性命。

 由於 時代的演進,環境的變異,「轉型正義」成為 時髦的口號,也 成為 政客操弄的工具。一件 歷史事實,卻因 論述者的立場 ( 史觀)的不同,而有 不同詮釋。人類的歷史,「強權 就是真理」,「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各族群 為了生存空間而互相爭鬥,當 有一方空前強大之後,其他的族群 只有滅亡、遷徙或同化..... 誰為 美洲 印第安人  伸張正義?

《民進黨 推動「轉型正義」》

          根據 資料,民進黨 在台灣 推動「轉型正義」 似乎 美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對 美洲 印第安人  「伸張正義」 更積極? 台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簡稱 促轉會) 的成立 違反《中央行政機關組織 基準法》及《行政院 組織法》規定,由 民進黨  仗著 立法院 有多數席次,通過《促轉條例》 而創立 的「黑機關」。「促轉會」的 前副主委 張天欽 曾說,這個 委員會 就是「東廠」。 這個委員會,自命是「正義」的代表,花著 納稅人的血汗錢 政治清算鬥爭勾當?此人  的確 誠實得可愛。

「轉型正義」只 追溯到 西元1945年,並 不包含 日據時代的轉型正義及大部份 原住民族 追求的轉型正義。可知 其「別有用心」。

 轉型正義」淪為 政治清算鬥爭的藉口》

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是《促轉條例》的主要目標,然而「真相」被 各種另有政治目的之謊言掩蓋;「和解」則是 有意地隱去不提。隨著 年月過去,「鬥爭」與清算」反而 成為 民進黨主導「轉型正義」的重心。

《促轉條例》規定「促轉會擁有 越過 檢察官與法院的司法調查權,嚴重 違反憲法權力分立的原則,這 違法違憲的條例及機構,絕對 無法 重建或還原歷史「真相」,更 無法 促進 台灣人民的團結與社會「和諧」。

「轉型正義」的「正義」是 什麼?難免 讓人 對它 有這樣的認知。「轉型正義」 只是 政治清算的藉口,促轉會 黨同伐異的工具。因為「勝利者 贏者全拿,其 強調 對失敗者,奪取 其政治資源。而 所謂「真相」或「正義」,無非 僅是「勝利者」的道德粉飾語。

所有的執政黨 都妄想 長久穩坐江山 ,但 憑著 指責別人 抬高自己;藉 破壞 傳統文化 來刷 存在感,卻 拿不出 政績來,日子 豈能長久?

           政黨 有助於民主政治的發展,但 若是 「黨同伐異」,不問是非,反而是 民主倒車。「黨同伐異」,互相鬥爭,無心 國計民生,終於 導致國家 走上衰亡之途。

參考資料: 

《明代 「東廠》:
      「東廠」 係 永樂 十八年(西元1420年)設立 於 北京 東安門北 , 是 明代 特務政治的工具,是 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幾乎 與明代 共存亡的「東廠」,是 中國 專制君權史上, 最 具爭議性、最 惡名昭彰、最 囂張跋扈的 「御用 特務機構」。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1-03-27_170929.jpg

【時事評論】欲吃免費壽司    竟然改名鮭魚 

【撫今追昔】  回顧過去   看看當前

往昔:有人寧願餓死  不吃「嗟來之食」 

今日:欲吃免費壽司  竟然改名「鮭魚」 

解析: 

《往昔:有人寧願餓死  不吃「嗟來之食」》

       春秋時代,齊國 發生了大饑荒,有個叫 黔敖的人,在路邊放置飲食 接濟路過的難民。當 有個人 用袖子遮著臉,拖著疲憊的腳步,跌跌撞撞地走來時,黔敖 便拿了食物和飲水喊他:「喂!來這裡吃東西!」那個人 抬起臉瞪著 黔敖說:「我就是 不接受這樣無禮的施捨,才會 餓到這種地步!」黔敖 立刻為自己的態度道歉,但那個人 卻不接受,仍堅持拒絕進食,後來 終於餓死了。後來 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嗟來之食」,用來 比喻 以不禮貌的態度招呼人來吃的食物,後 則 泛指 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

(《禮記》(檀弓下):

    「齊大饑,黔敖 為食於路,以待餓者 而食之。有餓者 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 左奉食,右執飲 曰:「嗟!來食 !」揚其目而視之,曰:「予 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 不食而死。曾子 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今日:欲吃免費壽司  竟然改名「鮭魚」 

       日本 連鎖迴轉壽司店「壽司郎」 近日 推出優惠活動,只要 名字有「鮭魚」兩字者,就 能免費吃壽司。這 掀起全台改名潮,約150位年輕人 改名「鮭魚」,「一粒老鼠屎攪壞一鍋粥」。英國衛報 也 注意到 這個風潮,援引 聯合報系及TVBS新聞 報導 民眾改名事例,意外 使台灣「鮭魚之亂」登上國際媒體。但 這不是「台灣之光」,而是 「台灣之恥」、貽笑國際。

       台灣有民眾 為了 享有優惠 免費吃壽司要改名「鮭魚」,戶政機關 竟然 也跟風 沒有制止,這些 承辦的戶政機關及上級監督機關 內政部 顯然是 失職了?怎麼 可以用 這麽離譜的理由 改姓名?

       依據 我國 最新《姓名條例》規定,國人 若 因為名字粗俗不雅或其他特殊原因,得申請改名。規定 相當嚴謹。其他特殊原因,絕對 不會是 為了 免費吃壽司。

       衛報 指出,台灣媒體 稱 這個現象為「鮭魚之亂」,濫用 公家機關服務,只為 貪小便宜,還 洋洋得意,丟臉 丟到國外去。(此事件 或許是 一些  有創意的年輕人 對 貪圖 「免費廣告」之壽司店的反制,又可 舒緩鬱卒。) 

參考資料:

《姓名條例》

中華民國 104 年 5 月 5 日 修正 全文17條 

中華民國 104 年 5 月 20 日公布 並自公布日施行

第九條 (改名)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申請改名: 

    一、同時在一公民營事業機構、機關(構)、團體或學校服務或肄業,姓名完全相同。 

    二、與三親等以內直系尊親屬名字完全相同。 

    三、同時在一直轄市、縣(市)設立戶籍六個月以上,姓名完全相同。 

    四、與經通緝有案之人犯姓名完全相同。 

    五、被認領、撤銷認領、被收養、撤銷收養或終止收養。 

    六、字義粗俗不雅、音譯過長或有特殊原因。 

    依前項第六款申請改名,以三次為限。但未成年人 第二次改名,應於 成年後始得為之。

《大法官會議 釋字第399號解釋:》

內政部 就姓名讀音不雅不得改名之函釋違憲?

解釋文

   姓名權為人格權之一種,人之姓名為其人格之表現,故如何命名為人民之自由,應為憲法第二十二條所保障。姓名條例第六條第一項第六款規定命名文字字義粗俗不雅或有特殊原因經主管機關認定者,得申請改名。是有無申請改名之特殊原因,由主管機關於受理個別案件,就具體事實認定之。姓名文字與讀音會意有不可分之關係,讀音會意不雅,自屬上開法條所稱得申請改名之特殊原因之一。

      內政部中華民國六十五年四月十九日臺內戶字第六八二二六六號函釋「姓名不雅,不能以讀音會意擴大解釋」,與上開意旨不符,有違憲法保障人格權之本旨,應不予援用。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2-30_092117.jpg

【名文賞析】選拔官吏  大公無私  不拘私黨   以賢任人

【名文賞析】內舉 不避親  外舉 不避仇

戰國 韓非《韓非子 第44篇 說疑》:

       「聖王明君則不然,內舉 不避親,外舉 不避仇。是在焉,從而舉之;非在焉,從而罰之。

是以賢良遂進,而姦邪並退,故一舉而能服諸侯。」

          韓非  (西元前280年~西元前233年),人稱  韓非子。他是 戰國時期 韓國的貴族,據說 韓非 有口吃,但是 他的文章 相當出眾。與李斯 師出同門,都是 荀子的學生,韓非子 雖然是 荀子的學生,但是 他的思想主張和荀子 截然不同,韓非 目睹戰國時期 韓國的種種弊端,他主張 以「法」、「術」、「勢」三者結合 來治理國家。為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韓非 強調 君主權力 高於一切,君主 應該以嚴刑 峻法 重賞 來治理臣民,建立 君主集權制的社會。

          韓非的思想主張 在韓國 不被韓王採納,所以 他發憤著書,先後 寫出《孤憤》、《說難》等著作,之後書籍 被傳到秦國,秦王 十分欣賞韓非子的才華,甚至為了韓非子而攻打韓國。韓非子 來到秦國後,與李斯發生了利益衝突,最後 韓非子被李斯的讒言害死。但 韓非子的思想 卻 使得秦國更加強大,最終 統一六國。

 

        《韓非子》是 中國 戰國時期 著名思想家 韓非的著作,共有 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風格 嚴峻峭刻,乾脆犀利,在 先秦諸子散文中 獨樹一幟,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

           該書 就其主體來看,是 一部政論性巨著,它 重點闡述了 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其目的 是 為專制君主 提供積極的主張,達到了 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

          時至今日,《韓非子》對於 我們瞭解中國的社會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較強的借鑒意義。《韓非子全鑒(典藏誦讀版)》甄選了 其中 最精彩的篇章,對 原典 作了精準的註釋和翻譯,便於 品讀國學精粹,感知 先賢智慧。

注釋:  

1. 舉:推舉。

2. 避:避開。

3. 內舉不避親:舉拔人才,對內不避諱自己的親人。

4. 外舉不避仇:舉拔人才,對外不嫌棄自己的仇人。

5. 賢良遂進:賢德善良的人 多 能順利被任用。

6. 姦邪並退:違法邪惡的人 多 予以黜退。

7. 舉:舉措, 措施。

意譯: 

          聖明的帝王或君主 就不是這樣,舉拔人才,對內 不避諱自己的親人,對外 不嫌棄自己的仇人。

有良好的表現 就任用,表現得不好 就懲罰。所以 賢德善良的人 多能順利被任用,而 違法邪惡的人 多予以黜退。這樣的措施 才 能使天下諸侯臣服。

賞析:

       春秋時期 祁黃羊 舉賢一事,可謂一「舉」而播美名於千古。

       據《呂氏春秋》記載,晉平公 問大夫 祁黃羊:「南陽 沒有縣令,誰可以擔任?」祁答:「解狐 可以。」晉平公 驚訝了:「解狐 不是你的仇人嗎?」祁答:「您問是 誰可以當縣令,不是 問我的仇人是誰?」

       晉平公 又問:「誰可以擔任尉 這種官職?」祁 答:「祁午 可以。」晉平公 更為驚訝:「祁午 不是你的兒子嗎?」祁答:「您是 問的誰可以為尉?不是 問誰是 我的兒子?」晉平公 聽罷 連聲稱善。起用 此二人後,舉國上下 交口稱頌。

        孔子 聞知此事,更是 讚賞不止:「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祁黃羊 可謂 公矣!」

        故事寓意: 祁黃羊 不記私仇而推薦仇家 解狐;不怕人說閒話 而推薦兒子祁午;這種 大公無私及明辨是非的精神 很值得效法。

        祁奚 (西元前?年~西元前545年),姬姓,祁氏,名 奚,字 黃羊,春秋時 晉國人。史載 祁奚 忠公體國,急公好義,譽滿朝野,他的言行 成為 當時衡量是非曲直的標準。雖然 因為 時代所限,祁奚 在政治上 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但 祁奚的薦賢舉才 卻 成為千古美談。

參考資料: 

        唐 太宗 主政時,創造了 太平盛世「貞觀之治」。他特別重視人才,告誡大臣「拔人物不於私黨」要「唯賢是舉,慎擇為先」。

        唐 太宗 一向 不以好惡取才,他說「吾為官擇人,唯才是與。苟或不才,雖親不用;如其有才,雖仇不棄。」強調「致安之本在於人」、「用善人 則國治,用惡人 則國亂」。

        因此,他 選拔官吏,能夠 嚴格堅持 以才選人、以賢任人的原則,即使是 曾經得罪過自己的人,也 都能夠破格錄用。例如:玄武門事變,魏徵 原本是 太子 李建成的心腹,曾為 李建成獻策 表示 要及早殺掉 李世民。但是,李世民 繼承皇帝大位之後,魏徵 不但 深為 李世民的信任,更成為 重要的諫臣。

       北宋 太宗時 舉行科考,當時 宰相 李昉的兒子 李宗諤、副相 呂蒙正的弟弟 呂蒙亨和鹽鐵使 王明的兒子王扶,三人 憑實力一路 過關斬將,最後 廷試也錄取了。

        但是 當宋太宗看到他們三人的名字時,略思後說:「他們 都是權貴子弟,和那些出身寒微的人競爭,並不合適;即使是 靠真材實學考取,人們 還是會說 我對大臣徇私。」於是 把他們三人的名字劃掉。

        同樣情形 則是 發生 在南宋 高宗時,宰相 秦檜 毫不避諱 讓自己的兒子 秦熹、孫子 秦熉,先後 當上狀元。宋高宗 卻 選擇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我們相信,因為 沒有特權徇私,才 造就 北宋初年的興盛;相反地,南宋 開國之初,小人當道,官箴盡蕪,以致 積重難反,內憂外患。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2-24_162238.jpg

【名文賞析】 黨同伐異  黨錮之禍

南朝 范曄《後漢書.卷六七.黨錮 列傳.序》:

「自 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至有 石渠分爭之論,黨同伐異之說,守文之徒,盛於時矣。」

        范曄(西元398年~西元445年)字 蔚宗,小字 搏。順陽(今 河南 淅川縣東)人。南朝 著名 歷史學家。
   《後漢書》一百二十卷,南朝 范曄撰,書分 十紀、十志、八十列傳 三大類,惜 十志未成,范曄 即因罪而被殺,南朝 劉昭 晉司馬彪《續漢書》之八志:律曆、禮儀、祭祀、天文、五行、郡國、百官、輿服補入,並加注。唐 章懷太子 李賢 續為之注。

注釋:

1. 黨同伐異:結合同黨,攻擊異己。

2. 黨錮:黨錮 亦作「黨固」。也作「黨禁」。禁止 誹謗宦官的黨人 出任官職,並限制其與人交往,禁錮終身。

3. 武帝:漢武帝 劉徹(西元前156年~西元87年),在位時 文治武功鼎盛。改變漢初以來 沿用的黃老治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4. 崇尚:推重提倡;講究重視。

5. 儒學:儒家思想,諸子百家及九流十家之一,西元前5世紀 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是一種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

6. 懷經協術:以經書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術。以經書為治理天下之術。.

7. 霧會:喻 眾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8. 石渠:西漢皇帝 用來 藏書的閣名。為 蕭何所造,位於 長安 未央宮殿 北。

9. 分爭:分異爭奪。

10. 守文:墨守舊說;恪守成規。

11. 守文之徒:恪守 某一學派的人。

12. 盛於時:在當時 很盛行。

13. 盛:多。

意譯:

        漢初 黃老治術,主張 無為和崇尚自然等 政治思想, 但自 漢武帝 劉徹 執政後,採納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此時 儒學 興盛起來,學者 經常 聚集討論,以致 宣帝時 召集諸儒 石渠閣 講論六藝。在 評議《公羊》、《穀梁》時 產生分歧,引發爭論,以致 有「黨同伐異」之說。也就是 觀點相同的人 結為同黨,攻擊 觀點和自己不同的,在 當時 恪守 某一學派 黨同伐異的人很多。

賞析:

          「黨同伐異」意思是 結合同黨,攻擊異己,原指 學術上 派別之間的鬥爭。後來「黨同伐異」演變為 成語,用來 泛指 一切團體之間的鬥爭。

正人君子 應該 講求 公理正義,不可 「黨同伐異」。如果 想要 幹一番大事業,就不應該「黨同伐異」,而要 多方 兼容並蓄。一個開放的學術空間,應當 容許不同的見解存在,而 不能「黨同伐異」,排斥 不同學派。
                  政黨 有助於民主政治的發展,但 若是 人人「黨同伐異」,不問是非,反而是 民主倒車。「黨同伐異」,互相鬥爭,無心 國計民生,《黨錮之禍 》終於 導致國家走上衰亡之途。

參考資料: 

《論語》(衛靈公 第十五): 子曰:「君子 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也 就是說「君子 能與大眾 和諧相處,但 並不 同流合污,小人 只是 曲從私黨,同流合污,而 不能與大眾 和諧相處。」 

        按《說文解字》,「黨」(上尚 下黑) 意即「尚黑」。中國歷史上,對「黨」的形成,總是 相當 負面的;所以 有「黨」字 成語,如「狐群狗黨」、「結黨營私」及「朋黨之爭」等,都是 黨的「尚黑」作出 負面評論。孔子說:「君子 矜而不爭, 群而不黨。」 朱熹《論語》 註釋 為:「相助匿非 黨。」

        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小集團,往往 被稱為「朋黨」,往往 造成 歷史上的 黨爭大禍患 。例如...

         東漢末年~ 黨錮之禍;唐朝~ 《牛李黨爭》; 宋朝 - 《慶曆黨爭》因 王安石變法 造成保守與改革兩派 黨爭; 明朝~ 《東林黨爭》宦官集團與東林黨人 對抗; 清朝 ~戊戌政變:維新派的光緒 《帝黨》和保守派的慈禧《 后》黨 對抗,帝黨 失敗。黨爭的結果 禍國殃民。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1-24_075515.jpg

【撫今追昔】  海峽兩岸的空中偵防戰

【撫今追昔】  回顧過去   看看當前

往昔:黑貓中隊 飛往中國內陸偵查

今日:共機頻擾台 我空軍升空嚇阻

解析: 

《往昔:黑貓中隊 飛往中國內陸偵查》

        「黑貓中隊」 為 中華民國空軍高空戰略偵察機部隊~~ 空軍 第三十五偵察中隊的別稱,駐地為 空軍桃園基地,使用機種為 洛克希德 U -2偵察機。使用的隊徽 即為「黑貓」。 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冷戰期間 配合 美國 中央情報局 執行 深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的高空夜間偵照與電子偵測任務 。

         從1962年到1974年之間,黑貓中隊 28位飛行員 共執行220次高空戰略偵察任務,10員殉職(郄耀華、梁德培、王政文、吳載熙、余清長、黃七賢等 6員 於訓練任務失事殉職。陳懷生、李南屏、黃榮北、張燮 等 4員 於作戰任務失事殉職。),2員被俘(張立義及葉常棣 於作戰任務失事 被俘。)只有16員 功成身退。 

         站在中華民國政府的角度而言,「黑貓中隊」 努力奮鬥的結果,不但 確保了美援的供應,也 保衛了台澎金馬的安全,使得 中華民國 能夠持續生存發展到今天。

《今日:共機頻擾台 我空軍升空嚇阻》

      《根據 軍方近期公布共軍的公開資料,2020年9月16日至10月6日 共有52架次擾台,侵入 我西南防空識別區,國軍 應處作為 包括派遣空中巡邏兵力應對、廣播驅離、防空飛彈追監。

         根據 國防部 2020年11月13日 在官網「即時軍事動態」專區發布 共機動態,2020年11月 共機第14度侵犯我國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除了7、8、9、13日外,每天 都有 至少1架次 共機擾台。

         共機 擾台頻率大增,也 增加國軍後勤負擔,今年 到目前為止,空軍更派出去年的2 . 3倍架次 軍機因應,以每架次 升空100萬元計算,粗估 已經花費超過41億元新台幣。

參考資料:

        「黑貓中隊」是1962年至1974年的冷戰時期,由 美國中央情報局 和已遷台的中華民國政府合作在台灣所設置的高空偵查隊,由 美方提供飛機和技術支援,中華民國 提供飛行員和後勤基地。在 當時間諜衛星照相技術未成熟,低空偵照 局限於沿海地區的背景之下,「黑貓中隊」 負責協助美國 深入偵照中國大陸地區。「黑貓中隊」的的隊徽,是 由U - 2偵察機 飛行員 陳懷生設計。

          陳懷生(1928年~1962年),本名 陳懷,前中華民國總統 蔣中正  賜名 懷生,福建省 閩侯縣人,空軍幼校 第二期畢業,空軍官校二十八期 第一名畢業。  民國 51年9月9日:陳懷生中校 駕駛編號「378」的U - 2C型機  在 桃園機場起飛,前往 執行西安偵察任務,在 江西省 南昌被解放軍空軍以SA - 2防空導彈 擊落身亡。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1-21_083000.jpg

【撫今追昔】 美國與台灣 的戰略關係

【撫今追昔】  回顧過去   看看當前

往昔:美軍  協防中華民國 台灣

今日:台灣向美國採購軍火武器

解析: 

《往昔:美軍協防中華民國 台灣》

       為了 圍堵共產集團勢力的擴張,1954年12月3日,美國與中華民國 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第七艦隊 協防台灣, 給了 中華民國政府安全上的屏障。

       隔年 美國國會兩院 通過「台灣決議案」,授權 美國總統 防衛台澎金馬。1960年6月18日,美國總統 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自 美國第七艦隊 搭乘直升機 抵達松山機場。他與蔣介石發表了 「聯合公報」,重申 落實《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表達了 當時美國對於蔣介石政權的支持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是 以軍事為基礎,包含 政治、經濟、社會等合作的多目標條約。在經濟方面,美國 當時提供大量的美援,奠定 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      

       1978年12月16日,當時 美國總統 卡特 宣布,從 隔年1月1日起 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中國 也 同時宣布 即將開始建交。而美國宣布與台灣斷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因而失效。

《今日:台灣向美國採購軍火武器》

       台灣 自去年至今,共計 向美國 八次採購軍備,重要品項 包括 F-16V型戰機66架及75具發動機、18枚MK48魚雷、海馬斯 多管火箭系統、魚叉 海岸防禦系統、4架MQ-98、M1A2T艾布蘭主力戰車、AGM84H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SLAM-ER)等,合計163.053億美元 , 約合4891.59億元新台幣,平均1年 達2445.795億元。

       如 以今年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總預算2.1兆元計算,佔比11. 647%,對 台灣而言,當然 是 沉重負擔。

       2020/11/29新聞報導  美國 在台協會(AIT)處長 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28日 表示, 台灣 已是 公認 全世界最大的美國武器採購國,這也是 台灣 花費最多購買美國武器的一年,酈英傑說,這些軍售 對台灣的防衛很重要,若完成採購,美國 對台軍售 規模 超過7百億美元,折合 逾台幣2兆元。

       站在 保衞國家安全立場,當用則用,不當用 則必須節省,尤其 值此 兩岸關係緊張時刻,三軍 需要之各項軍事支出,必然增加,政府 在軍備採購上,尤須審慎,務必 將經費花在刀口上,確實 符合國防所需。      

     《台灣英文新聞》(Taiwan News)~時評, 「目前 美國聯邦法令 原則上 禁止軍火採購 支付佣金回扣,但是 對台灣及少數國家 竟然例外,意外 變相鼓勵台灣政客及軍購人員貪污腐化。」

參考資料:

《拉法葉艦 採購弊案》

      現已解散的 「特檢組」 針對 拉法葉艦 採購弊案,向 已故 軍火商 汪傳浦家族 聲請單獨 宣告 沒收不法所得 ,台北地方法院 在2017年7月裁定 沒收9億14萬餘美元(約新台幣273 . 6億元),創下 國內 沒收不法所得 最高金額。

      拉法葉艦 軍購弊案是 牽涉 中華民國政府與法國政府高層,使 「軍火武器採購案」蒙上了陰影。

     面臨 強鄰壓境,為 增強國防戰力,勢必 花費更多 人民血汗錢,採購 更 先進的軍火武器。政府 應審慎為之,避免重蹈覆轍。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1-24_061731.jpg

【撫今追昔】 捍衛言論自由   抗議政府濫權

【撫今追昔】  回顧過去   看看當前

往昔:政府  查禁黨外雜誌

今日:政府  撤除中天執照

解析: 

《往昔: 政府  查禁黨外雜誌》

根據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的定義,「黨外雜誌」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臺灣民主運動歷程中所發行反國民黨文化霸權的雜誌」,早期的黨外雜誌 可溯源至1949年創刊的《自由中國》半月刊,而後有《文星》、《大學雜誌》、《中國論壇》、《臺灣政論》、《八十年代》與《美麗島》等。而在1979年美麗島事件後,又有《關懷》、《生根》、《代議士》、《蓬萊島》、《前進》等雜誌的出現。

那個年代,黨外雜誌的立場與政府不同,被查禁、被停刊 時有所聞。

《今日: 政府  撤銷中天執照》

       所謂的「第四權」是 指 在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之外的第四種制衡的力量,就是 媒體和公眾視聽等等,更簡單的來講,就是 利用輿論的力量 來監督政府當局。

          蔡政府 透過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撤銷 中天新聞台執照,顯示 蔡政府 對中天的怨念之深,也代表 中天所報導的新聞,非常 不符合政府的意念。但是,難道 政府 都不能接受媒體監督嗎?民主國家 本來 就會 存在不同的聲音,蔡政府 打壓新聞媒體,不尊重 言論自由,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

行政院長 蘇貞昌 被問到 昔日 黨外社會運動倡議者 鄭南榕  主張「百分之百言論自由」,未來的歷史,會怎麼看待NCC今天 撤銷中天執照?蘇貞昌 只回答2個字:「謝謝」。

前總統 陳水扁先生說 :「臺灣 不能只有一種聲音」,反應出 蔡政府 以國家的力量及執政黨的角度 打壓中天,是在 打壓不同聲音,不尊重 言論自由,並且 貼出自己與鄭南榕先生的合照,就是 要呼籲蔡政府 記得 過去的事件,不要 再重蹈覆徹。

參考資料:

《鄭南榕事件》        

鄭南榕是 臺灣社會運動倡議者、時事評論者,也是 臺灣政治雜誌出版者及持不同政見者,主張 爭取全面言論自由、支持 臺灣民主化且致力推動臺灣獨立運動。

鄭南榕 在1984年 創辦 黨外雜誌《自由時代週刊》,並任 總編輯 。當時雜誌的社長為 陳水扁、總監為 李敖,主要 「倡議 民主與自由文化風氣,爭取 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鄭南榕在 警方拘提過程中 自焚身亡。

2016年 民進黨執政後,在 該年的12月22日,行政院 核定鄭南榕逝世日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以 紀念 鄭南榕 捨身捍衛言論自由,並 希望 讓民眾瞭解言論自由的意義與價值。

鄭南榕的妻子 葉菊蘭 後來 繼續從事政治,並 擔任過 中華民國 交通部部長、客家委員會主委和行政院副院長。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0-11-24_061435.jpg

【撫今追昔】美國萊豬進口   食安風暴又起    

【撫今追昔】  回顧過去   看看當前

往昔:發生 食安風暴     

今日:美國 萊豬進口

解析: 

《往昔:往昔:發生 食安風暴 》

                          台灣「食安風暴」於民國100年5月 拉開序幕,「塑化劑」衝擊飲料、果汁 逾兩百家食品業者,人人 風聲鶴唳。民國102年5月 「毒澱粉」風暴又起,輿論嘩然,政府 強化食安管理,言猶在耳,未料市售 板條、粉圓、豆花等食品,再度淪陷。民國102年10月 以棉籽油、芥花油及銅葉綠素摻混的「假橄欖油」又掀滔天巨浪,知名食品業者 如大統 長基、富味鄉、味全、福懋 所銷售的油品,皆 捲入這場風暴。
           歷經 兩年三場 食安風暴,正當大家以為雨過天晴之際,民國103年9月強冠 「餿水油」風暴 席捲全台,引起全民恐慌,黑心商人 除餿水油外,也用病死豬牛的屍體,煉成 食用油,賣到 全台各地。風暴甫平,民國103年10月頂新旗下 正義香豬油 又涉混摻 飼料油,全民的憤怒,遂 排山倒海而來。

《今日:美國 萊豬進口》

                        總統 蔡英文2020年8月28日宣佈「有條件解禁」開放 美國使用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豬肉 自2021年1月1日進口。引起 台灣各界議論紛紛。

萊克多巴胺是 一種藥物,亦稱「瘦肉精」,用以 助長 豬、牛、火雞 生出瘦肉,減少體脂肪。美國稱 在其測定的容許殘留量下 合法使用,將 不會 對人類造成中毒或短期危害。然而 包括歐盟、俄羅斯、中國等 世界上多數國家,目前 仍然 禁用此類添加物。

蔡英文政府 將 開放 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引發 食安爭議,更 有人 質疑民進黨 在野時 反萊豬,執政後 卻 開放萊豬,「換位置 換腦袋」。2020年11月22日秋鬥遊行 以「反萊豬、反雙標、反黨國」為主軸,國民黨、民眾黨 也 首度組隊參加,高喊「反萊豬、護健康」訴求。

參考資料:                  

《食安的資料》
毒素 六大觀念澄清:
˙合法添加物≠天然無毒──>反而 多具有化學毒性。
˙安全劑量≠對健康無害──>只是 不會 讓你 立即送醫。
˙非法添加物≠徹底禁用──>它們 仍大喇喇 存在許多食品中。
˙天然食物≠完全無毒 ──>環境汙染 勢必養出問題蔬果和禽畜。
˙努力排毒≠完全排毒 ──>血液吸收的「經皮毒」幾乎 排不掉。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