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解析】  孔子成春秋  而亂臣賊子懼

【孟子解析】  孔子成春秋  而亂臣賊子懼

《孟子》〈滕文公 下〉曰:

「昔者 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孟子 生於周烈王 四年,卒於周赧王 二十六年(西元前372年~西元前289年)名 軻,字 子輿,戰國時 鄒(今 山東 鄒城)人。魯國 貴族 孟孫氏的後裔。

孟子  提倡 王道、重 仁義、輕 功利、創 性善之說,孟子 繼承 並發揚光大 孔子的思想,成為 僅次於 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 與 孔子 合稱 「孔孟」。後世 尊為 「亞聖」。儒家 有所謂:「孔 曰 成仁,孟 曰 取義」。

《孟子》是 記載 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全書 有七篇,每篇 各 分上下,共 十四卷。篇名 依序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每篇 篇名 取自 首章 開頭的幾個字,沒有 特定的含義。

《孟子》全書,主要 在闡揚 孔子以「仁」為中心 的學說,而 特別強調「義」字,建構了 儒家 仁義道德的完整思想體系。自 漢代起,《孟子》一書 已有很大的影響,到 北宋時 被列入為 儒家的經典。南宋 理學家 朱熹把 《論語、《 孟子》、《大學》、《中庸》合編 為 《四書集註》,更加 提昇《孟子》的地位。

注釋:

1.孔子:孔子(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西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孔子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2.春秋:是我國古代史類文學作品。又稱《春秋經》《麟經》或《麟史》等。

3.亂臣:叛逆的臣子。

4.賊子:不孝的子孫。

5.亂臣賊子:也泛指圖謀不軌,作亂造反的人。

6.懼:害怕。

意譯:

從前夏禹治平洪水而天下太平 ;周公摒絕了夷狄,驅逐了猛獸,百姓才得安寧;孔子作成了春秋,亂臣賊子才知道畏懼。

解析:

《春秋》或許真是孔子所作的書吧,但那樣簡單的備忘錄,在二百四十二年的行事當中記下了「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弒君是批判 亂臣賊子 亡國是批判 無道昏君。與其說 足以使「亂臣賊子懼」,無寧是 足以使 無道昏君、亂臣賊子懼怕。。

孟子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更明確地表達了這一點,認為湯對於桀,武王對於紂,並不是弒君,這只是殺掉了一個獨夫。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它是《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現存版本據傳是由孔子修訂而成。

參考資料: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曲賞析】  讓我們看雲去

【歌曲賞析】  讓我們看雲去

《讓我們看雲去》:

作曲:黃大城

作詞:鐘麗莉
    黃大城(西元1955年~西元 2008年),畢業於 政治大學,1978年以一曲「彌度山歌」獲得 第二屆金韻獎 民歌組冠軍。曾和王夢麟和趙樹海 組成MIB三重唱,也 曾和好友共組「大地五重唱」。他是 一位台灣歌手。他的嗓音渾厚且俱剛毅之氣,特別 擅長適合詮釋民謠類型的歌曲。

    鍾麗莉,臺灣民歌時代歌手,演唱了歌曲「思潮」。民歌時期 陳明韶頗負盛名的「讓我們看雲去」就是 其和黃大城的共同創作。

《讓我們看雲去》歌詞    

女孩  為什麼哭泣 難道心中 藏著不如意
女孩 為什麼嘆息 莫非心 裡躲著憂鬱

年紀輕輕 不該輕嘆息
快樂年齡  不好輕哭泣
拋開憂鬱  忘掉那不如意
走出戶外  讓我們看雲去
Repeat 

說明:                

    《讓我們看雲去》是 陳明韶、劉文正演唱的歌曲,由 鍾麗莉填詞,黃大城譜曲,收錄在 陳明韶西元1979年9月1日發行的專輯《讓我們看雲去》和劉文正西元1979年12月1發行的專輯《蘭花草》中,以疑問句的歌詞表達了對女孩的疑問。

《讓我們看雲去》不但積極向上,而且簡單無憂,只有純真的心靈才會寫出、唱出這樣乾淨的歌曲吧。臺灣海洋學院海洋地質學系畢業的陳明韶,是第一屆金韻獎的冠軍歌手。其溫曖而婉約的嗓音,在民歌手中獨樹一幟。

參考資料:

《讓我們看雲去》影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sdSPqT4P3I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論語解析】  聽訟   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

【論語解析】  聽訟   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

《論語》(顏淵第十二)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 ; 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論語》是 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互相問答的話,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從論語中,可以知道孔子對許多事物的見解。

《論語》共二十卷〈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衛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每一卷的卷名由來,大多是以卷中第一篇開頭的幾個字來命名的,沒有 特定的含義。

注釋:

1.聽訟:也就是審理訴訟案。

2.吾猶人也:我和別人審理訴訟案的方法 沒有什麼不同。

3.必也使無訟乎:但是我的目標 就在於使人們不爭訟。

4.無情者不得盡其辭:使隱瞞真實情況的人 不敢 大放厥詞。

5.大畏民志:以 大德使人心畏服。

意譯:

孔子說:「我審判案件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但是我的目標在於使人們不爭訟。使隱瞞真實情況的人 不敢大放厥詞。以大德使人心畏服,這 就叫做懂得了根本的道理。」
解析:

孔子 談訴訟的話來闡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道理,強調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審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發生,這正如「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的道理一樣。

審案和賣藥都只是手段,或 者說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強體質不再生病才是目的, 或者說才是「本」。

《尚書· 虞書》(大禹謨):「明於五刑,以弼五教,期於予治,刑期於無刑。」

「能夠正確運用五刑來輔助五教,用刑法曉喻人民,使人們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達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使人民都能走上正道,期望使我的政事達到治理的境地。

參考資料:

(當今台灣 ,教育改革 失誤,道德淪喪。司法改革 失焦,法治崩解。亟待 妥善 謀求對策,亡羊補牢。)

2024/04/25

Yahoo奇摩 新聞報導〕

士林地院優秀法官 李昭然 墜樓身亡,高等法院法官 辦公時昏迷送醫、書記官 過勞去世等事件,引發 司法界極大震撼。司法院長 許宗力 希望法官注意身心健康、參加戶外活動,不要整天綁在辦公室。

司法界對他罵聲不斷,有離職司法官 在臉書PO文,質疑 許宗力 如同 晉惠帝「何不食肉糜」, 司法界質疑 許宗力 司改無方,要他下台負責。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句解析】  朝令有錯,夕改又何妨!

【名句解析】  朝令有錯,夕改又何妨!

前行政院長 郝柏村 認為「朝令有錯,夕改何妨?」這也是 企業管理大師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經典語錄,「政府最常犯的錯誤 就是不知道把已被證明是 錯誤、行不通的政策 拋棄掉,反而 會一再說『我們再努力吧』。」在投資上 不認賠殺出者,只會 輸光賠死!決策傲慢、施政無能,其結果是 造成人民受苦、社會受害。

政府 千萬別陷入「途徑依賴」,明知做錯事,以為 光耍嘴皮與媒體公關,就可以 屢試不爽、順利過關。殊不知 當今時代進步、民智大開,政府的施政作為與個人表現,全 被攤在陽光下 接受檢驗,政治人物的自我感覺良好,只會 讓人民 更加的嫌惡。朝令有錯,夕改又何妨!

『新聞評論』

賴政府 新挑戰  要 將錯就錯或改弦更張

五二○ 政權交接 在即,蔡政府八年執政,從 兩岸、國防、外交,到 能源、青年低薪、居住正義與司法改革等,都 留下 待解難題。過去八年,民進黨 因一黨獨大,在 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等 爭議政策,仗著 國會多數,強勢輾壓在野黨,造成 朝野嚴重對立。其結果是 造成人民受苦、社會受害。準總統 賴清德  上任,必須 面對蔡政府 留下的燙手山芋。

以 總統主導的國防、外交 為例

《我國的國防問題》

「軍費問題」:

台海兩岸 若 能維持穩定的關係,共同降低 國防支出 占GDP的比重,將 釋出的財源 用來 促進 經濟成長,一起創造「和平紅利」,當然 是 最佳抉擇;然而 當前情勢 恐非如此。

2023年8月24日  國防經費部分,由國防部主管113年度歲出編列4406億元,較112年度增加314億元,不包括 新式戰機採購及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 「特別預算」943億元。這 對 台灣而言,當然 是 沉重負擔。

站在 保衞國家安全立場,當用則用,不當用 則必須節省,尤其 值此 兩岸關係緊張時刻,三軍 需要之各項軍事支出,必然增加,政府 在軍備採購上,尤須審慎,務必 將經費花在刀口上,確實 符合國防所需。

2020年11月9日 · 《台灣英文新聞》(Taiwan News)~時評, 「

目前 美國聯邦法令 原則上禁止軍火採購支付佣金回扣,但是 對台灣及少數國家 竟然例外,目的是 作為促進軍火外銷補貼,卻 意外變相鼓勵台灣政客及軍購人員 貪污腐化,極不可取。」

「兵源問題」:

2016年8月5日  udn報導   總統 蔡英文 「國軍部隊之旅」。指示 「基地長官的責任,是 讓大家在軍隊裡 抬頭挺胸;自己的責任,是 讓軍人 面對社會時 能夠抬頭挺胸,最重要的是 制度好,軍人 才會有尊嚴」。「國防改革   勢在必行」。

實際情況,卻是 「政府 藉「年金改革」之名,大砍 退役軍人退休俸,」又因少子化因素 兵源不足。國軍 志願役 招募困難,募兵制 苟延殘喘!?「無兵可用」的國軍,如何「抗中保台」?

《我國的外交問題》

2023年3月26日 我國外交部的年度預算 從2014的222億,到2023終於突破300億大關,有 301億元台幣。

面臨 中共 強鄰壓境, 我國 外交處境 更為艱困,為 鞏固邦誼,勢必 從事「秘密外交」,給予 友邦金錢等 援助。 卻 仍無法達成 鞏固邦誼。應記取「巴紐案」慘痛教訓

依照 聯合國標準:獲得 普遍承認的國家和地區 共有 249個,其中 193個 為 聯合國會員國,加上 梵蒂岡 羅馬教廷(國家身份)共 194個國家。其餘 55個 為 地區。

蔡政府 上任以來,已 .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包括 聖多美 普林西比(2016/12/21)、巴拿馬(2017/06/13)、多明尼加(2018/05/01)、布吉納法索2018/05/24)、薩爾瓦多(2018/08/21)、索羅門群島、(2019/09/16)、吉里巴斯(2019/09/20)瓜地馬拉(2021/12/10)宏都拉斯(2023/3/25)以及諾魯(2024/1/15)。

目前 中華民國 有 12個邦交國,包括 中美洲2國(貝里斯、尼加拉瓜);加勒比海島國4國(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太平洋島國3國(馬紹爾群島、帛琉、吐瓦魯);南美1國(巴拉圭);非洲1國(史瓦帝尼)以及 歐洲1國(梵蒂岡)。令人憂心。

 參考資料:

<「巴紐案」慘痛教訓>

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簡稱「巴紐」。巴紐與我國 在1999年 曾 一度 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卻 因為 當時的總理 史凱特(Bill Skate)遭 倒閣 而下台,兩國邦誼 僅 維持短短16天。  

台灣 在政黨輪替後,2006年 總統 陳水扁  計畫再度與巴紐 進行建交。

2006年8月,時任 國安會秘書長的 邱義仁,介紹 金紀玖、吳思材 給外交部長 黃志芳,由於 這是 國安會秘書長的指令,外交部 不得不配合。他們 達成了 口頭協議,由金紀玖、吳思材 兩人擔任「仲介者」,運作 巴布亞紐幾內亞與中華民國建交, 兩國官員商議多次後 仍破局。

但 金紀玖 將 對方開出的二千萬美元條件 暗中 增加至 四千萬美元,最後 外交部與金紀玖 協商的結果,同意 以三千萬美元(當時 約 新台幣10億元) 為 「秘密經費」,其中 廿萬美元是 金和吳的活動費。但是 此 外交援助款, 遭 金、吳 兩位掮客 侵吞,這 就是 轟動一時的「巴紐案」。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曲賞析】    往事只能回味

【歌曲賞析】    往事只能回味

《往事只能回味》:

作曲:劉家昌
作詞:林煌坤
     劉家昌(西元1941年~西元年),台灣作曲家、填詞人、歌手、電影導演和演員,有 華語流行音樂教父之稱,其 演藝生涯活躍於20世紀70至80年代,提攜 弟子劉文正、尤雅、甄妮.等。

     林煌坤(西元1947年~西元年),台灣 作詞 家、 編劇 。 著名的填詞作品 包括〈往事只能回味〉、〈 祝你幸福 〉、〈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等。

《往事只能回味》歌詞  
時光一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
憶童年時竹馬青梅 兩小無猜日夜相隨

春風又吹紅了花蕊 你已經也添了新歲
你這樣變心像時光難倒回
我只有在夢裡想依偎 *

Repeat 

說明:

    1970年,尤雅憑著由劉家昌譜曲、林煌坤填詞、海山唱片發行的國語歌《往事只能回味》轟動 華人地區的歌壇,並塑造了 一位玉女型的歌星。

《往事只能回味》有着悠揚委婉、流暢優美的旋律,足夠讓聽眾為之動情,產生情感共鳴。歌詞是那麼直白平實,第一句「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就扣人心絃。時光是單行列車,殘忍之處在於「永不回」,但只有追憶美好的過往才令人欣慰。美好的「兩小無猜」、純潔的初戀情結卻都由於回憶的朦朧、情懷的舒展或昇華。這些歌詞映射在每個聽眾的心底,或許能泛起點點漣漪,愉悦身心、陶醉生活。

參考資料:

《往事只能回味》影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gyHTt2Gsg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句解析】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

【名句解析】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 

《尚書 夏書》(五子之歌):

「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尚書》又稱《書》、《書經》,爲一部 多體裁文獻 匯編,是 中國 現存最早的史書。分爲《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國時期 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 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相傳 由孔子編選而成,傳本 有些篇是 後人 追述補充進去的。

注釋

1.夏書: 記敘了 中國夏朝的史料。

2.五子之歌:夏朝 大禹之孫 太康,因為沒有德行,耽於享樂,荒廢政務,人民不堪其苦,有窮國君羿,乘太康狩獵之際,出兵阻止太康返國。太康的五個弟弟 就以太康為鑑,記取 先祖大禹之遺訓,作成「五子之歌」。

3.民惟邦本:另一版本,民為邦本。

4.惟:唯獨。

5.邦:國。

6.本:根本、根基。

意譯:

     祖先 早就傳下訓誡,君王 應親近百姓,不可視百姓為卑下之人,人民是 國家的根基,只有 根基穩固了,國家 才能安寧。

解析:

    《尚書 夏書》(五子之歌):這篇歌詞是 大禹的五位孫子在被放逐途中回憶皇祖訓誡。抒發 怨憤之情的文章,文章首句 就說:「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歷數 中國的王朝更迭可以看出,政治腐敗、橫徵暴斂、民不聊生,往往是 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得民心者 得天下,失民心者 失天下,這是顛撲不破的歷史真理。為政者 更應認識到這一點,敬畏民眾。敬畏民眾賦予的權力。

參考資料:

國家的構成要素 有四:人民、土地、政府與主權;而四者之中 以人民為首要,無人民則土地荒廢,政府無法組成,主權亦無從行使。國家 為人民之集合體,古聖先賢深明此理,闡揚「國之本在民」的理念。如〔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大學〕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這些民本思想的重點,就在 執政者首應尊重民意,為民謀福。觀之 歷代政治,順民則昌,逆民則亡。君王 仁民愛物,視民為國之瑰寶,則天下大治;反之,君王 倒行逆施,視民為草芥,人民離心,則國必亡。「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哲理,是 中國政治哲學的正統思想。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歌曲賞析】  歡迎歌

《歡迎歌》:

作詞:吳念真
作曲:凌譽

        吳念真(西元1952年~西元),本名吳文欽,筆名念真,臺灣影視導演、編劇、演員、作家、廣告人、作詞人及藝術監督。

     凌譽:生平不詳。

《歡迎歌》歌詞    

讓我們拍手歡呼迎接你   歡迎你到這裡來

看你親切又可愛   山花也都為你開

歡迎歡迎歡迎你   歡迎你到這裡來 

歡迎歡迎歡迎你   歡迎你到這裡來 

讓我們高聲唱歌迎接你   歡迎你到這裡來

帶著熱情和關懷   同把大地來灌溉

歡迎歡迎歡迎你   歡迎你到這裡來

歡迎歡迎歡迎你   歡迎你到這裡來

說明:

    《歡迎歌》是懷念的 救國團 育樂活動的一首歌曲,是救國團 康樂歌曲的經典曲目之一。歌曲 沒有過多的變化,旋律簡單又生動,可以 很快地 把氣氛帶起來!

參考資料:

《歡迎歌》歌詞影音                                            

ttps://www.youtube.com/watch?v=03qV16clyoA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名句解析】  明刑弼教    期於予治

【名句解析】  明刑弼教    期於予治

《尚書》· 虞書》(大禹謨):

「明於五刑,以弼五教,期於予治,刑期於無刑,民協於中,時乃功,懋哉。」。」

《尚書》又稱《書》、《書經》,爲一部 多體裁文獻 匯編,是 中國 現存最早的史書。分爲《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國時期 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 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相傳 由孔子編選而成,傳本 有些篇是 後人 追述補充進去的。

注釋:

1.大禹謨: 記敘了大禹、伯益和舜謀劃政事的遠古史料。

2.大禹:禹是舜的臣子,他以治理洪水建立大功,後人 尊稱為大禹。

3.伯益:虞舜的臣子,為東夷部落的首領。相傳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讓位給伯益,益避居箕山之北。

4.五刑:古代 五種刑罰之統稱,在不同時期和地區,五種刑罰的具體所指 皆不相同。在西漢 文帝前,五刑:五刑 指墨、劓、刖、宮、大辟;漢文帝 廢除肉刑之後,五刑則 指笞、杖、徒、流、死。

5.弼:輔助。

6.五教: 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 倫常教育。. 

7.期:期望

8.懋哉:功勞就大了!

意譯:

     《尚書》· 虞書》(大禹謨):「能夠正確運用五刑來輔助五教,用刑法曉喻人民,使人們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達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使人民都能走上正道,期望使我的政事達到治理的境地。要用刑罰來達到消除刑罰的目的,使人民都能走上正道,那時你的功勞就大了!」

解析:

      字面觀,「弼」乃輔佐之義,似與「德主刑輔」的傳統立法、司法原則並無不同。實則不然,「德主刑輔」中「德」為「刑」綱,「刑」要受「德」的制約,始終處於次要、輔助位置。

所謂「德主刑輔」(以首先 教化 為主,刑罰懲治 為輔)、「德體刑用」(以首先教化為本體,刑罰懲處為其服務)、「明德慎罰」,就是 寬刑輕典的立法原則。
宋代以降,在處理 德、刑 關係上 始有突破。著名 理學家 朱熹 首先對「明刑弼教」做了 新的闡釋。他 有意提高了 禮、刑關係中刑的地位,認為 禮法二者對治國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參考資料:

在 我國古代法律史上,一般說來,倡導「德主刑輔」,本意是 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所以 它往往是 與輕刑主張 相聯繫的。而 經朱熹闡發,朱元璋 身體力行於後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則完全是 借「弼教」之口實,為推行 重典治國 政策 提供 思想理論依據,於是 他強調「刑亂國用重典」的學說。

(當今台灣 ,教育改革 失誤,道德淪喪。司法改革 失焦,法治崩解。亟待 妥善 謀求對策,亡羊補牢。)

《台灣淪詐騙王國》!

2022年7月27日

據 刑事局統計,今年 光上半年國內就發生1萬3,301件詐騙案,共騙走31億,若以此速度推估,今年全年 台人今年恐遭騙走60億。

20241月1日

聯合報 記者朱漢崙

根據 刑事警察局 提供給金融業者的一份數據顯示,台灣近年來的詐欺犯罪詐騙金額及件數都不斷攀升,其中 不論是件數或金額,從2020年起就直線攀升,到2023年11月底止,當年度詐騙件數 已超過35000件、詐騙金額 超過79億,均創史上新高紀錄。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諺語解析】 涵養怒中氣,小心順口言;謹防忙裡錯,愛惜有時錢

【諺語解析】 涵養怒中氣,小心順口言;謹防忙裡錯,愛惜有時錢。

《諺語》:

「涵養怒中氣,小心順口言;謹防忙裡錯,愛惜有時錢。」

《諺語》是 一些民間流傳的常用語,通常 指 一些含有豐富的知識、經驗,有思想,有教育意義的俗語。例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諺語》它是 先民們 生活經驗與智慧的結晶,這些《諺語》流傳久遠,雖然 都以 口語方式表現,但許多《諺語》對人們的影響,並不下於「四書五經」呢。

「涵養怒中氣,小心順口言;謹防忙裡錯,愛惜有時錢。」此《諺語》 創作於何朝代? 作者是何人? 已不可考 。只知 目前 此《諺語》收錄於《延壽藥言》。

《延壽藥言》成書 於中華民國十三年 歲次甲子冬月。作者 自號 延壽堂 藥室主人,四川 涪陵人。《延壽藥言》是一本 諺語格言集。 由「延壽堂 藥室主人」發心「就古今賢哲嘉言中之最為警闢、足以 發人深省者, 編輯為一冊」。

解析:

此《諺語》經 星雲大師 解說,對於 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力量。

《星雲法語》 (共10冊)

《星雲法語》1 /  p 150   《生活修行 四句偈》

「涵養怒中氣,小心順口言;謹防忙裡錯,愛惜有時錢。」
可以 做為生活修行依循的方向:
1.涵養怒中氣:對一般人來說,對於 忍苦、忍窮、忍飢、忍餓、忍冷、忍熱大都還能忍耐,但在做人處世上的委屈、不平、惱怒 要去忍恨、忍怒、忍氣,就不容易了。尤其 一口氣你忍得下去,這是 很大的修行,也需要很大的力量。能以「養氣」代替「怨氣」,「和氣」代替「意氣」,這 就是「涵養怒中氣」的功夫了。
2.謹防順口言:想要修行,修口是 一大法門。話,不能隨便出口,尤其是 順口語,無論是 憤怒的時候,或是 高興的時候,越是要克制自己。生氣憤怒時,容易口出惡言,一句話傷害到人,再也收不回來;過度高興時,容易忘形,隨意的就許下承諾,洩露祕密,甚至 說出不該說的話。因此,說話要三思,不可隨意順口而說。
3.當心忙裡錯:有時候 太匆忙,容易 忙裡有錯。有一位媳婦,半夜接到母親病危的消息,連忙抱起床上的孩子就往娘家跑。走過田梗,慌亂的腳步讓他跌了一跤,幸好孩子沒有哭泣,抱起來又忙趕路。到了娘家一看,手中竟然抱著一顆冬瓜。他急著返回田裡,沒有看到孩子,只有一顆枕頭。當他哭哭啼啼回到家裡時,原來孩子 還在家裡睡覺呢。愈是 忙的時候,愈是 要仔細用心;愈是 忙的時候,愈是 要謹慎小心。
4.愛惜有時錢:國際知名企業家 張姚宏影女士發心建寺辦學,利益眾生。問他為什麼?他說:「現在不做,等到 將來我沒有錢的時候,會懊悔的啊!」是的,正當有錢的時候不做,等到錢去了再想做時,也沒有機會了,所以 有一句話說:「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推而廣之,凡事 都應及時,當年壯力強時,應 以體力報答人間;當腦力尚佳時,應 以智慧貢獻人類;當有一片誠心因緣時,以心香一瓣,將好因好緣的生命,回饋 社會十方。如何修行?「生活修行四句偈」,是 很好的方法。
參考資料:

《延壽藥言》、《菜根譚》 合刊規格:(50開平裝(10.5公分x15公分 ) 淨宗學會刊行

《延壽藥言》盡收古今聖賢及西哲名言。常閱此書,要能細味其言,深思其義,體會於心,見諸於事。如此,方登仁壽之域。願吾輩今人,熟思、借鑑、修習,成就幸福人生。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

地 址:社團法人中華華藏淨宗學會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41號2樓之一

 

文章標籤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句解析】無稽之言勿聽     弗詢之謀勿庸

【名句解析】無稽之言勿聽     弗詢之謀勿庸

《尚書》· 虞書》(大禹謨):

「無稽之言勿聽 , 弗詢之謀勿庸。」

《尚書》又稱《書》、《書經》,爲一部 多體裁文獻 匯編,是 中國 現存最早的史書。分爲《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國時期 總稱《書》,漢代改稱《尚書》,即「上古之書」。因 是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相傳 由孔子編選而成,傳本 有些篇是 後人 追述補充進去的。

注釋:

1.大禹謨: 記敘了大禹、伯益和舜謀劃政事的遠古史料。

2.大禹:禹是舜的臣子,他以治理洪水建立大功,後人 尊稱為大禹。

3.伯益:虞舜的臣子,為東夷部落的首領。相傳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讓位給伯益,益避居箕山之北。

4.謨:謀。

5.稽:考證,驗證。

6.勿聽:不輕信。

7.弗詢之謀:不詢問眾人的謀略。

8.庸:用。

意譯:

    不加驗證、捕風捉影的話 不要隨便聽信,沒有經過廣泛徵詢意見的謀略 不要隨便用。。

解析:

   「經書」,便是 涵蘊常理常道、教導 人生 常則常行的書。 這些書 自古流傳,每個民族 都有其歷史上共認的「經書」,如 中國的四書五經。

《尚書》·大禹謨》:「無稽之言勿聽 , 弗詢之謀勿庸。」告誡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道聽途説,輕信妄言,凡事都要深入調查,以事實為根據,善於聽取眾人意見,集思廣益,認真分析參考。只有這樣,才不會 影響自己的判斷能力,不會 被不實之言所蠱惑,不會 因剛愎自用而決策導致失誤,造成不良後果。

參考資料:

《尚書》是 中國古代聖哲智慧的結晶。有學者統計 出自《尚書》的成語. 共282 個。下列 這些熟悉的日常成語,都 出自《尚書》

無稽之談   功虧一簣 、暴殄天物 、除惡務盡 、如喪考妣、 多才多藝

明刑弼教 、惡貫滿盈 、發號施令 、光天化日 、和衷共濟 、克勤克儉

心勞日拙 、偃武修文 、同心同德、 有條不紊 、玉石俱焚 、孜孜不倦

作威作福 、坐以待旦 、愛屋及烏 、知易行難 、牝雞司晨 、星火燎原

剛柔相濟 、任人唯賢 、生靈塗炭、 自作聰明 、匹夫匹婦 、推賢讓能

野無遺賢 、心勞日拙 、念茲在茲 、罪疑惟輕 、血流漂杵 、克儉克勤

屍位素餐、 玩物喪志、 珍禽異獸 、奇技淫巧   巧言令色 、利用厚生。

撰述者:江義德教授

(前  國立陽明大學專任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

 

文章標籤

逸竹(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